尽管有这些温和的言辞,中国毫无疑问是与之针锋相对的领土要求者的潜在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国防部长保证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比美国武装部队落后20年。这话不真诚,因为如果不是有美国,中国可能就会为夺取斯普拉特利群岛而开战。此外,如果华盛顿因为台湾问题卷入与中国的冲突,北京已经准备好用来对付美国军事优势的不对称战略。这些所谓的“杀手锏”包括反卫星武器、反舰弹道导弹、网络战能力和电子对抗手段。梁将军指出的另一个核心利益范围更大——任何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事务。2011年10月19日中国战略网www.chinaiiss.com。
由菲律宾罗慕洛和平发展基金会(CPR) 和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 ISEAS) 联合主办的为期一天半的“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10月17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闭幕。来自东盟、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至少23位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菲律宾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情景设置”、“要求与利益”和“南海的和平与繁荣:区域合作路径”三个分论坛。
日本秦家骢研究者2011年10月16日在《外交学者》上发表题为“滥用历史?”对东海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在提出中国借助历史是国际法领域的一个相对新的动向的同时,也强调了如果将历史作为标准,多长的历史可以决定领土的归属?毕竟,如果将秦朝或汉朝作为基准的话,那么中国今天的领土就要小得多,因为当时它还没有将西藏、新疆或满洲,纳入其版图。2011年10月17日新华网。
来自法国驻中国、越南和泰国的前武官达尼尔·沙飞(Daniel Schaeffer)所撰写的文章。达尼尔·沙飞武官有多年在外交和军事领域中工作的经验。他在独立研究的视角下已通过二十重大历史事件的“里程碑”总结了东海主要演变过程。至此对东海主权主张有关各方之间的现存问题、争议演变以及对区域和平与合作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Peter Dutton发表的演讲就中国的三大争议(主权,管辖权和控制权)和目标(区域一体化,资源控制和加强海上安全)进行详细分析,这正是40年来东海局势不 稳定之原因。他呼吁相关国家与其追求自己的利益,不如谋求共同利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菲律宾海与大洋委员会前縂秘书Alberto A. Encomienda 先生,最近关于与东海有关之演变,以及区域安全和发展之经验与展望发表意见。以下是此演讲精略翻译之基本內容: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双方一致表示,要增进政治信任,促进互利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健康发展。10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双方一致表示,要增进政治信任,促进互利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健康发展。2011年10月12日中国网china.com.cn。
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亚太地区各国家却正在证实了科学家们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心以及世界竞争中心甚至新问世的对抗中心有所变化的预测,原发生在各领头强国和他们的各盟国之地正在转变到太平洋地区。太平洋地区似乎将要成为了“未来的地中海”。因此,区域秩序稳定和将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将会对区域甚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秩序稳定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上述的问题可以以建立相互信任措施及促进世界各国家之间在各领域尤其海洋资源开发及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运输航线的合作担保制度的一系列措施。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伊安·斯托里-莫尔(Ian Storey-Moore)博士对东海紧张局势持续升温的同时对区域中的和平、稳定与合作造成了令人担忧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的文章。伊安·斯托里-莫尔博士通过对三大主题的研究思考来探讨近期东海局势发展走向,该三大主题具体如下:其一,东海紧张局势持续升温的根本原因尤其包含了中国对此的影响作用在内;其二,东盟对过去两年间不断增多的摩擦的应对以及与中国所设立的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局限性;其三,东海紧张局势持续升温对区域秩序稳定的主要影响。
来自美国海军战略分析研究所(之前称海军分析研究所)的高级顾问波斯沃(Bronson Percival)教授关于美国对未来东海政策的一篇文章。据他文章中提到的内容,美国从诸多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东海问题,这些视角取决于美国政府内部结构、美国商界以及不同阶段的国际多变复杂环境等等因素。至此波斯沃教授也强调了美国在东海上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