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亚外长马蒂·那塔雷加瓦的外交斡旋努力后,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外长马蒂与越南、菲律宾和柬埔寨等国家外交部长进行磋商后,东盟各国已对东盟关于东海问题六项原则达成一致,该文件体现了东盟内部的团结,为确保有关各方遵守《东海各方行为宣言》打下基础。
印度政府本月将陆军今年提出的在西孟加拉邦巴纳格尔组建新山地作战部队的计划退回参谋长委员会。印度媒体称,此举的目的是邀请海军和空军共同参加,增加对抗中国的军事能力。印度负责国家安全的官员们认为,不止是陆军,三大兵种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对抗北方邻国日益增长的军力,因此决定将这份计划退回参谋长委员会。
菲律宾主流英文报纸之一“马尼拉时报”发表社论说,菲律宾在因为东海主权争议而与中国大陆交恶之际,应该重新检视“一个中国”政策,加强与台湾的关系。文章指出,“菲台关系”从未像现今的菲陆关系这样紧绷,台湾对菲律宾“向来友善”,也从未“无理威胁、制裁过菲律宾”。中国大陆随着国力转盛,行为已开始像个“邻家恶霸”,菲律宾应提醒自己,“另一个中国”从未做过不友善的举动,执政当局应该认真检视与北京及台北之间的关系,然后决定谁才是好邻居。
當東海各方行為準測(COC)被提出將解決在東海之多重疊的要求,各方不能只依靠歷史聲明的說法而需要根據實際的現況與國際海洋公約法(UNCLOS)。此外,可以考慮到靈活性之應用在海洋公約的條款需求,例如,檢討對於根據121條款的擴展海岸大陸架之地質形態的特微。從各適當與具體的建議於爭議的實際情況下對問題就逐步實現一個永久性的措施。
该文章着重于海上各群岛所运用的群岛直线基线这一问题,属于一个国家的各群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被视为根据1982年国际海洋法所规定的群岛国家。此文章也考虑到具有法理性的理论关于根据在东海问题上国际法律规定所划定围绕远海群岛的直线基线。
来自前东盟秘书长兼菲律宾外交官同时也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鲁道夫·C.塞韦里诺(Rodolfo C. Severino)博士研究生的文章提到了需要区分岛屿和水域、岛屿和岩石等两者之间。作者也分析了有关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在区域中各方利益互相重叠所存在的关系。
BBC访问陈长水博士,越南研究东海中心主任。10月16-17日,在马尼拉,他是越南唯一的研究家参加了关于最近中国和越南的东海政策变化的会议。陈长水博士强调他的演讲指出中国想在中国的“南海“U”形线”上扩大争端区。但中国的“南海“U”形线”的理论没有法理价值。像这次研讨会中所有代表都不懂中国的“南海“U”形线”为何意。
该文章研究关于中国对东海拥有主权声明的现实性政治(realpolitik) 接近法对区域安全的影响。该文章已指出中国正在使用本国对领土拥有主权主张的强权政治战术,包括:(a)援引历史性主权主张,(b)利用双边方式接近来消弱东盟的作用,(c)采用分而治之策略来对付东盟各个成员国并且引发东盟与美国之间关系的分裂,(d)加强中国海军实力以帮助本国按期方法解决领土争端。总而言之,该文章强调中国在东海主权争端的解决问题上利用了实践性政治接近法将会导致东亚地区的未来成为欧洲的过去。
围绕菲律宾反对牛舌线的公函及2011年4月中国提交联合国有关东海的回复公函。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东海研究》网邀请东海研究专家参加关于这一新法律之战的网上在线论讨。参与讨论有来自河内国家大学阮红操博士副教授,来自美国纽约现任法律专家阮氏清荷硕士,来自外交学院陈长水博士,来自英国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阮凳胜先生,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陈文垂先生及来自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海洋环境法大学法律专业博士研究生武海灯先生。
美国情报战略分析网斯特拉特福(Stratford)最近发表的“Japan taking a new role in the South China Sea”认为日本跟菲律宾共同签署军事合作协议表示日本似乎在思索将会更深的介入东在9月25-27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Benigno Aquino)访问日本时,其之间已签署军事合作协议,以扩大海上共同进行军事演习与双方海军官员定期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