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件提供四个主要最新进展的概述:一、探讨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及其与东海(越南文:Biển Đông,中文:南海,英文: South China Sea- 译者)问题的关联;二、评论集中关注第十七届东盟地区论坛部长级会议和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开幕进程的有关多边解决东海问题的努力;三、评论中越在东海问题上的互动,特别关注中国捕获越南渔船及年度单边的捕鱼禁令;四、评论有关东海问题的各方行为宣言文件(DOC)及中国--东盟工作小组在实行DOC的情况。

 

中美关系与地区牵连

 

该部分重点验证“国家核心利益”的概念是源自中国官方,美国在东海问题上的政策正如国防部长盖茨在第九次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及十月作为观察员在河内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开幕式上重开的高级防卫交往中表达的一样。

 

国家核心利益

 

尽管中国官方没有谈到“国家核心利益”是什么意思,但由于人民解放军在争端地区保卫这些核心利益,对此全国渐渐出现一致看法。近期的新闻报道将“国家核心利益”的表达形式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相提并论列为焦点,提出中国如何定义该形式及其内涵的问题。

到2010年10月,一位美国官员表示在中国内部存在对“核心利益”问题的争论,“他们现在至少在一些我们与他们的互动上出现了退出核心利益争论的态势,并且似乎正在寻求其他途径以明确有力表达其对这些事情的处理方法”。

 

人民解放军海军海上演习

 

为了回应一月奥巴马政府有关恢复对台军售的通告及美韩在三月份天安舰事件后的海上军演,中国取消了与美国的高层军事往来,中止了双边海上军事协定并进行了四次高规格的海上军事演习以展现日渐壮大解放军海军的实力。

 

解放军海军的这四次海上演习被看作是中国目前有能力在超出第一岛链至第二岛链的区域内部署行动的示威。2010年8月,一艘中国潜水艇在东海底部升起五星红旗宣示主权。
美国军方回应解放军海军的独断魄力。

 

为了应对中国强大潜水艇力量的发展,美国已经将其53艘快速攻击潜水艇中的31艘派至太平洋。

 

香格里拉对话

 

2010年6月,美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第九届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中的发言引发了中国方面的愤怒,他呼吁“开放、透明、平等地进入全球公地”,其中包括公海,“为了安全、为了贸易经商以及自由通行”,随后便把重点指向东海。

 

中美国防部长会谈

 

美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与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10月11日在河内举行的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开幕式前夜举行了五十分钟的双边会谈。梁光烈邀请盖茨2011年早日访问北京以解冻中方2010年为抗议美国对台军售而断绝的高层防务往来。

 

第二届美国——东盟领导人会议

 

会议开始前,马尼拉媒体曝光美方起草的联合声明草案,其中涉及到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解决东海的问题,并重申了在东海上航行自由,地区稳定,尊重国际法以及
无障碍贸易。而一些东盟国家则对这项草案持保留态度,并认为应将其限定为“维护地区稳定”的议程之内。

 

而在会议之前,中国外交部也表明自身态度,反对不相干国家干涉东海问题。

 

虽然美方声称会上确实讨论到东海问题,但是会后发布的正式声明则没有提及东海问题,因为时值中日由于钓鱼岛撞船事件关系紧张,东盟国家不想在此敏感时刻在没有中国参加的会议上讨论此问题。

 

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

 

共有包括中国、美国在内的十八国国防部长出席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会议前夜中方官员表示东海的安全形势很稳定,不存在紧张局势。中美双方国防部长将进行会面。

 

东盟国家国防部长达成共识,东海问题将不列入会议正式议程。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则表示要用多边力量解决领土纠纷。

 

包括美、日、韩在内的七个国家对于东海问题表示关切,美方进一步提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四项原则,以及美就多边解决东海问题的政策。

 

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一项联合宣言,表明要进一步加强地区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会议还决定建立东盟高级防务官员扩大会议机制,包括五个专家工作小组。中国表示愿与越南共同主持人道主义救助及灾难援助工作组。该会议定位每三年举行一次,作为此次防扩大会议的东道主,越南将于2010年12月举办第一次小组会议。美方表示将组织海洋安全对话并进行联合反海盗巡逻。

 

中国和越南在东海的行动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指责中国,并举出许多例子说明中国逮捕、驱赶越南在黄沙(越南文:Hoàng Sa,中文:西沙,英文:Parasels - 译者)群岛的渔民并没收渔船,抗议中国在黄沙群岛的行为。

 

越南的反应

 

面对中国的以上种种行为,越南政府不断反对、抗议中国的行为,并宣誓对黄沙群岛拥有主权。

 

中国的单边禁渔法案

 

2010年4月起中国多次宣布派遣渔政船在中国的东海进行巡逻,并准备于5月16日到8月1日期间实施了一项单边禁渔法案,越南对中国渔政船的巡视进行了一次次的反对,同时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国的法案无效并侵犯了越南的主权。

 

未来几年中国更可能强制实施这项法案,10月中国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建造超过30艘渔政船进行边界巡视。9月底配备直升机的现代渔政船从湛江出发。

 

黄沙群岛

 

2010年起越南不断强调对黄沙群岛的主权并反对中国的行动,以至于宣布采取经济行动,反对中国对黄沙群岛的测试、资源开采和护航。

 

DOC的地位

 

200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过七年谈判发表了各方在东海的行为宣言,直到最后正式的条约达成之前,这项宣言将作为国家行为的指导原则。

 

根据宣言,签字国同意建立互信,相互尊重领空的自由飞行,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在发生争端时自我克制。在最后领土主权争端解决前,宣言要求从四个方面建立互信:军事防御对话,平等尊重人权,相互通告联合行动,主动交换信息。最后宣言要求签字国在以下方面建立更广阔的合作:领土环境保护、领土科技开发、确保领空飞行安全和海洋交流沟通、联合搜救与开发研究、打击跨国犯罪。

 

中国——东盟工作组以确保宣言的实施

 

2010年上半年为确保宣言实施,中国——东盟工作组建立,但是至今为止,该工作组的实际意义不大,条约的实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2010年4月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希望通过东亚峰会达成协议以约束中国未来在东海的行为。

 

十七届东盟地区论坛部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对此问题的介入可能对联合工作组带来危机。在敏感的领土问题上,中国不愿意美国的介入。

 

七月东盟秘书长素林表示地区协议依然在讨论中并希望在年底达成。三个月后,秘书长又表示希望在2012年取得实质进展。

 

2010年9月巴里·韦恩提出由于宣言的实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的拒绝使得宣言一直无法实施。

 

但是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和美国国务卿克林顿都对巴里·韦恩的言论进行了异议,指出中国对宣言的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论

 

目前,我们可以谨慎乐观地认为,在东海问题上达成互信和协议方面会取得一定的进展。

 

中美紧张关系已经消除,彼此不再视对方为威胁,同时中美致力于建立一种积极合作的全面伙伴关系。

 

但由于中国的崛起、中国对东海等领土主权的强硬态度以及中国军事的不透明,这些积极趋势依然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