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的维诺德将军(Vinod Saighal)对各大国开始调整区域政策,本区域局势可能会复杂多变表示担心。他提出一些假设来解释中国改变了接近东海(越南文:Biển Đông,中文:南海,英文:The South China Sea- 译者)的方式,并强调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迅速崛起,更加自信和强烈保护自己的利益。他还表示,中国的这些举动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并影响到区域建立信誉的进程。

 

来自法国的丹尼尔·谢弗(Daniel Schaeffer)学者分享了许多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中国正式提出“九段线“是该区域两年来所发生的最显著问题。认为中国应该公开、明确其主张,与该区域各国家对出现的意见分歧进行对话。丹尼尔·谢弗学者还认为,如果各方解决冲突的对话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则把争议问题递交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庭解决。

 

布朗森·波斯富街(Bronson Percival)学者认为中国"九段线"的提法和把东海作为"核心利益"的主张加剧了该区域各国的疑虑。在美国有观点认为,中国想在美国国内遇到诸多困难的时候,测试美国对东海问题的反应。不过,他认为美国将不会对中国让步,因为东海关系到航海自由的基本原则性问题,东海将会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中的常见问题。布朗森·波斯富街(Bronson Percival)学者还认为美国在东海的利益时增时减,但美国对东海的政策从未改变。美国最近加剧了对东海问题的反应,在于东海复杂局势的变化而不在于美国政策发生了变化。

 

印度尼西亚前任大使哈希姆贾(Hasjim Djala)认为,近二十年来印度尼西亚在中国的呼吁精神下,对促进东海合作与共同发展作出了很大努力;同时每年也举办了东海冲突控制研讨会,成立了合作发展工作组,并提出若干建议。不过,中国从未明确表示想要共同合作发展的海域、合作什么、与谁合作, 按照何种机制合作。哈希姆贾大使还认为中国应该明确其在东海问题上的主张,尤其是东海九段线问题。

 

来自中国的苏浩教授认为中国始终作出负责任的行动,因为,中国需要建立和平环境以与周边各国共同发展。如果中国不愿和平,则没有如今的区域环境。关于东海的“核心利益”,苏浩教授认为,中国从未在官方文件中使用其术语。东海的九段线,苏浩教授认为中国的观点是九段线里的海域是历史海域,国际海洋法也公认其历史海域,如希腊和土耳其两国之间海域。苏浩教授认为,近期,中国没有威胁任何人,只是对区域新发生问题做出反应。

 

来自美国的马克·瓦伦西亚(Mark. Valencia)学者认为因各方对国际法的理解及解释不同的这个重要原因,使得近期东海局势日益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各方需要保持克制。COC谈判是必要的,但并不简单,因为各方对某些基本问题的观点不同。例如,美国反对各方在东海问题上威胁使用武力来解决,但美国却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威胁使用武力。

 

来自澳大利亚的布斯辛斯基(Leszek Buszynski)教授认为中国有很多观念及利益不同的学派,对核心利益,战略利益,国家利益的观念不同,因此,中国使用其术语不严格,没有明确正式的定义。他认为,中国既想建立自己的影响区,又不想受到美国的干涉且出入其区域,不让美国在其影响区附近进行演习,他还认为,能让中国有更加负责的行动就是建立各大国协调组来管理国际问题,包含划分给中国影响区,这也意味着美国要共享比如北朝鲜,东海等某些利益。

 

来自越南外交学院陈长水(Trần Trường Thủy )博士分析关于自2002年东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签署后的东海局势各种演变状况。并得出结论,DOC未能有效控制和限制该区域的紧张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近两三年来的政策调整变得日益强硬。这令人关注并且使区域失去信心,并且成为美国干涉,巩固在东海地位的理由。第十七届东盟地区论坛(ARF)2010年7月在河内举办之后,中国已在“软化”方向下调整了部分政策,但这些调整还不够。目前,中国和东盟双方应全面落实DOC并且中国应承认具法理性的“COC行为准则”,以确保区域安全,令各小国安心并且限制第三方不得干涉。

 

来自澳大利亚的凯雷塞耶(Carlyle A. Thayer)教授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是推动中国把东海当作为核心利益的主要因素。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加强海军力量,肯定东海主权,限制美国接近其海域。他认为,地区各大国之间的竞争将在未来3到5年内增加,不过, 当东盟与中国共同进行展开DOC及COC谈判,这也表现出某些积极迹象。他还指出,美国愿意协助各方进行谈判,但美国不会直接参与,仅是间接的。

 

来自台湾的刘复国(Fu Kuo Liu)学者认为国际和区域战略环境已发生了根本转变,使得东海情形完全改变。中国已经崛起比以往更强大;美国经历危机后也比以往日益困难;中美关系也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中台关系也在不断的改进。他指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主权争端讨论中,台湾是不可缺少的。以目前中台所取得改善的关系,不排除中-台会更密切的就东海问题进行对话。

 

来自英国的杰弗里·提尔(Geoffrey Till)学者认为中国和美国目前有关航行自由的概念问题完全不同。与以前的英国一样,美国是世界强国,基本利益就是航行自由,这关系到美国的地位势力及利益。因此,美国声称自己拥有海洋主权和有权使用武力来保护。近期,美国感到中国要挑战这些权益,所以就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参与学术研讨会的各位代表人员讨论及辩论相关议题。研讨会在科学,坦诚, 真诚和有建设性的氛围中进行。

 

在胡志明市举办的东海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天(11月12日)里,与会学者继续就东海合作活动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巩固东海和平稳定措施等问题互相交流。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哈希姆贾拉尔(Hasjim Djalal )大使表示,在提出建议及促进各项合作活动以控制东海冲突及寻找解决方案的20年后,他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能够促进合作的条件就是各方不能使用武力,要有政治决心,不要引发国内舆论争端,要明确政策及法律。促进合作原则要具有开放性;从简单的、较不敏感的问题做起;需要以个人名义,非正式,非体制化的高层领导;强调融合,不围绕异议,一步一步的从技术问题开始;若未能短期得到结果也坚持到底;组织合作活动的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他总结了东海问题的冲突控制工作可以做得到而且已经做得到,但是如果停止这些活动的话,冲突又可能将会继续发生。他建议东海区域各研究中心需要联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各项合作活动。他认为中国和越南已在东海冲突控制研讨会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呼吁东盟各国应当更加积极主动。

 

来自挪威的斯坦(Stein Tønnesson)学者不同意中国九段线内属于历史海域的主张,因为该问题在海洋法公约上的理解有很大区别。他说,如果不能解决主权争端的问题,就不一定要共同合作发展,因为要进行合作也需要解决如主权争端等同样复杂的问题。他强调,能够维持稳定秩序的任何解决方案都应尊重法律工具。

 

来自越南外交学院的阮氏兰英(Nguyễn Thị Lan Anh)博士的发言中分析了关于海洋边界划分的国际法基础与实践,并得出结论:根据联合国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121条,东海岛屿在任何情况下是否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些岛屿也太小,且其位于沿海国家海岸线的对面,所以根据联合国1982年海洋法公约,无论如何,对于先前案例及国际海洋划定实践,这些岛屿的影响范围只涉及到东海“环线”内的海域,是沿海国专属经济区以外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

 

来自瑞典的拉美西斯(Ramses Amer)学者认为,解决北部湾的重叠地区问题是该区域海洋边界争端解决的显著进展。这说明中国对邻国边界问题解决的善意。当有了政治决心,各大国尤其中国也愿意让步以解决长久问题。对于越南,陆地划分地标是个例子。他说,虽然近两年东海气氛日益紧张,但不能比起90年代那段时间。他说不仅中国而且东盟各国也希望双方来解决边界的重叠问题,运用区域机制解决争端不如交给国际法庭。他认为需要增强区域机制的运用尤其是东盟机制以控制冲突,其中中国在此具有关键的作用。

 

来自马来西亚的八哈姆扎学者(Ba Hamzah)认为东海最近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但仍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与其他许多地区的情况不同,例如中东;东海局势是整个区域中地缘政治的缩略图。八哈姆扎学者认为中国与东盟不仅关系到东海争端问题,而且关系到经济、贸易、文化等问题。各方应避免鼓励各大国使用武力来解决东海问题。他还认为区域内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理由为自己使用武力解决东海主权问题进行辩护。

 

来自台湾的宋燕辉(Yann-hui Song)学者认为各方应放下主权问题,以便促进区域各国共有利益的合作如保护生物资源等急迫问题。他认为在东海百分之八十的珊瑚资源正在受到摧毁性捕鱼活动的威胁。他提出可以在这些海域建立生物资源保护区。东盟前秘书长鲁道夫·塞维里诺(Rodolfo Severino)也同意此观点,他强调在区域中的各国家不要认为在自己海域中进行合作与共同发展的行为就是意味着主权的丧失。

 

来自菲律宾的鲁道夫·塞维里诺(Rodolfo Severino)(东盟前秘书长)认为东海主权争端问题在下一代甚至两代都难以解决,因为它关系到多方,更重要的是,各方都认为东海是不能妥协的根本利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东海的冲突问题不可避免。据鲁道夫·塞维里诺的话,各方可以更好地遵守和执行1982年海洋法公约以共同合作以减少风险与分歧;具体化DOC准则中关于如何克制,捕鱼活动补充,环境保护条款等。关于九段线问题,鲁道夫·塞维里诺认为不仅中国而且台湾也应加以进行解释,因为是台湾1947年首次提出了该九段线问题。

 

来自新加坡的伊安·斯托里(Ian Storey)学者认为DOC是区域中能够控制冲突的最重要工具,但实际上DOC准则在执行中未取得满意的结果。DOC要求各方要保持克制,不过该条款内容过于模糊,至使各方没有严格遵守此规定。DOC呼吁各方加以实施建立相互信任的活动,但自2002年至今只实现了中国、越南与菲律宾三国之间的活动。伊安·斯托里学者说,各方需要严格执行DOC,东盟应该有共同的声音促进DOC实施,中国应该明确九段线性质,东盟与中国需要在ARF 坦诚地交换并进行东盟-中国对话。他建议DOC准则范围内实施促进信任的若干如下措施:互相提前通知有关军事演习,设立区域热线,谈判有关东海意外协定(INCSEA),保护渔业和环境的区域合作,就反盗窃,反恐和搜救渔民联合巡逻。

 

在研讨会的讨论中,参会学者就控制局势,预防冲突已经提出许多意见,建议及措施,为区域主权争执解决方案作出贡献。虽然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多数参会学者都认为有关各国需要加强克制,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尤其关于国防政策,应加强使用区域机制,特别是DOC准则,首先需要在环境保护、渔业保护、救援等各种较少敏感领域进行区域共同合作。许多意见督促中国明确九段线性质,明确关于把东海当作为核心利益的问题,督促东盟和中国之间尽快进行东海行为准则谈判。在两日学术研讨会的评估结果发言中,来自挪威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斯坦(Stein Tønnesson)学者强调,中国起了关键作用,中国的行为影响到区域的控制和保持和平与稳定秩序的合作可能性。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大学国防和战略中心的布斯辛斯基(Leszek Buszynski)学者认为,区域冲突控制能力及促进合作的研讨会应连续举行,甚至可以考虑向这些研讨会颁发诺贝尔和平奖,因为其对世界和平做出真正有益的贡献。

 

研讨会结束时,来自越南外交学院院长的杨文广(Dương Văn Quảng)先生作出两日学术研讨会的总结,参会学者都严格遵守坦诚、客观、具有建设性、实事求是的会议原则,因此,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增加了世界、区域及国内学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信任与共同合作。虽然学者们对东海问题的研究角度诸多,但目标都是为把这极为重要的海域建立成一个和平稳定、长期发展的区域,为世界及区域的共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