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小组的发言主要有以下观点:

 

• 第一小组:变化的战略图景下东海(越南文:Biển Đông,中文:南海,英文: South China Sea- 译者)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小组主持人是来自澳大利亚国防学院的Carlyle A Thayer教授。四位发言人依次是印度的Vinod Saighal将军、中国外交学院的苏浩教授、法国智库的Daniel Shaeffer将军和来自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的Bronson Percival教授。

 

Saighal 将军主要探讨了2010年美国介入背景下东海问题的发展和变化。他认为中国的一系列武断的做法导致了东海问题的复杂化,中国未来会更加倾向使用武力来解决东海问题。

 

Shaeffer 将军认为中国提出东海“核心利益”标志着其外交政策的变化,而中美两国对于航行自由的不同解读导致了两国之间的分歧。Percival教授认为在过去的 15年时间里,美国的东海政策是一贯的,但是美国的利益却在变化中。如果中国软化其立场,同意和东盟展开对话,美国对于东海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将减弱。

 

• 第二小组:东海问题的最新进展

 

第二小组主持人是来自英国的Geoffrey Till教授,三位发言人依次是美国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瓦伦西亚(Mark J. Valencia)教授,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的布津斯基(Lezek Buszynski)教授和越南外交学院外交战略研究所“东海课题组”组长陈长水(Tran Truong Thuy)博士。

 

瓦伦西亚教授认为最近在东海问题上并没有积极的进展,这是影响东南亚地区安全的根本性问题。布津斯基教授提出由于中国在领土主张上独断专 行,东海地区的紧张形势不断升级。东海争端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需要澄清其战略意图,特别是“核心利益”的含义。

 

陈长水主要关注2002年东海各方行为宣言签订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他认为现在中国和东盟国家需要完全落实“宣言”的规定,中国政府应该接受具有约束力的东海各方行为准则,这样可以使 小国得到保证,有信心在东海展开更多的合作,也能阻止其它力量干涉东海问题。

 

• 第三小组:东海问题的最新进展(Ⅱ)

 

第三小组的主持人是来自俄罗斯科学院的马兹林(Vladimir Mazyrin)教授。四位发言人依次是澳大利亚国防学院的Carlyle A Thayer教授,发言题目“东海问题最新发展及其对地区安全和繁荣的意义”;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的刘富国,发言题目“中美东海对抗及其对地区安全的意 义”;英国的Geoffrey Till教授,发言题目“当大象翩翩起舞——中国、美国和东海”;挪威奥斯陆和平研究所的Stein Tonnesson教授,发言题目“错误认知、国家利益和东海问题上的国际法”。

 

Thayer教授认为未来东海各国在落实互信机制上可能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各方相互冲突的主权声明仍将是无法解决的问题。Till教授主要研究了东海问题对于中美两国的象征意义。

 

Tonnesson教授认为如果各国领导人对于东海有足够的战略关注,理解海洋法对于海洋划界问题的规定,并在各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采取行动。我们将在10到20年之内看到这一争端的解决。

 

• 第四小组:东海争端:国际法议题

 

第四小组的主持人是美国的瓦伦西亚教授。四位发言人依次是加拿大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Ian Townsend-Gault教授,发言题目“争议海域的活动——法律与合法性问题”;英国学者邹克源,发言题目“人造岛屿对南沙群岛争端的影响”,新加 坡国立大学罗伯特·贝克曼(Robert Beckman) 教授,发言题目“东海争议区域外大陆架提案的意义”。Gault教授主要谈了如何在争议地区开展联合行动,进行科学考察、海洋环境和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邹克源教授主要想引起人们对南沙群岛上人造岛屿的关注。

 

• 第五小组:东海争端:国际法议题(Ⅱ)

 

第五小组由Tonnesson教授主持,四位发言人分别是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彼得·达顿(Peter Dutton)教授,发言题目“三个争端与三个目标:中国与东海”;比利时学者Erik Franckx教授,发言题目“九段线与东海:寻求法律解决方式”;越南外交学院Nguyen Thi Lan Anh博士,发言题目“国际法上的海洋划界及其在东海问题上的影响”。

 

达顿教授认为未来解决东海问题中国需要澄清“九段线”的具体含义,向外界解释什么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在资源开发问题上签订更有意义的南 海各方行为准则。加强地区合作,增强各国之间的互信。Franckx教授强调用国家法解决东海问题的重要性。Nguyen Thi Lan Anh博士认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沿海国的海域都需要有200海里,南沙和西沙争议都只是存在于海基线200海里之外的区域。这是未来解决东海争端的关 键。

 

• 第六小组:东海问题的争端解决和危机处理:进展与展望

 

第六小组由布津斯基(Lezek Buszynski)教授主持。四位发言人依次是:印度尼西亚的达佳拉(Hasjim Djalal)教授,发言题目“过去20年东海非正式潜在危机管理的经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拉姆西斯(Ramses Amer)教授,发言题目“东海争端解决与危机管理:评估进展与挑战”;马来西亚学者Ba Hamzah,发言题目“东盟与中国在东海上和平相处:个人观点”;越南学者Nguyen Hong Thao教授,发言题目“东海三个阶段、四个挑战、两个区域途径和一个期望”。

 

达佳拉(Hasjim Djalal)教授主要介绍了20年来“东海工作组”的成就;拉姆西斯教授认为进展主要包括:泰国湾和北部湾的合作开发;Ba Hamzah认为中国和东盟在东海问题上有能力保持和平,区域外国家没必要牵涉其中。区域外国家的介入可能会像冷战初期那样给区域内国家带来痛苦。 Nguyen Hong Thao教授将东海问题分为1958年之前,1958—2009,2009至今三个阶段,四个挑战:“主权、九段线、岛屿归属、民族主义”;两个途径: “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一个期望:“和平解决东海争端”。

 

• 第七小组:东海地区的合作:经验与教训

 

第七小组由印度尼西亚的达佳拉(Hasjim Djalal)教授主持。四位发言人分别是菲律宾的Henry S. Bensurto教授,发言题目“东海合作:菲律宾—越东海上合作的视角”;中国东海研究院的李建伟研究员;台湾学者宋燕辉(Yann-hui Song),发言题目“东海海洋生物多样化联合项目:东海工作组付出的努力”;新加坡学者Rodolfo C. Severino大使,发言题目“为东海的安全与发展而展开的合作”。

 

Bensurto 教授主要研究了菲律宾和越南在东海的合作,菲越合作建立起来了一种处理两国分歧的互信机制。这对于未来东海地区的双边和多 边合作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宋燕辉主要回顾了东海工作组的情况。Severino大使提出,如果各国能够遵守国际海洋法,并进一步落实东海各方行为宣 言的话,如果主要的海上强国和沿海国要能够在航行自由问题上达成一致,东海局势就会得到缓和。

 

• 第八小组:推动合作维护东海安全与发展

 

第八小组由Gault教授主持,发言人依次为菲律宾的Encomienda教授,发言题目是“东海局势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区安全的意义”; 新加坡学者Ian Storey,他的发言题目是“落实DOC中的‘信任建立机制’——解决东海问题的路线图”;中国社会科学院王翰灵研究员;马来西亚Nazery Khalid,发言题目“各方共同的目标:推动东海经济合作”;越南学者Vu Hai Dang博士,发言题目“东海地区的合作行动研究”。

 

Encomienda教授认为宣称对东海拥有主权的国家需要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寻求共同开发。Ian Storey 认为各国需要切实落实DOC宣言中的规定,这样才能建立互信。Khalid研究员乐观地认为,虽然东海地区存在紧张局势,但是相关各方有很多共同利益,而 各国决策者也需要放弃民族主义的倾向,共同为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强合作。Vu Hai Dang博士回顾了各国在东海问题上的众多合作行动,如越南菲律宾的联合海上研究,中越菲三国合作,以及东海工作组。因此,未来相关各方需要进一步深化合 作,扩大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