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国外推广形象和软实力的努力效果有限。 从欧洲到东亚许多地方,美国模式仍然更受欢迎。但要保持这种统治地位,美国必须维持优势。只有当美国的制度能够运转,实现其他制度无法实现的承诺时,美国 的全球影响力才会增长。只有奥巴马政府及继任者能证明,这种重新接触是认真和持久的,实质多于言语,这种战略才会成功。这一切意味着美国必须在国内外以紧 迫回应中国的紧迫。静观坐视不可取。
为什么中国不会统治世界?中国需要选择:要么接受西方价值观,要么打造一个与西方隔绝的东亚圈。后者不仅将引发与美国的冲突,还将引发与其他亚洲大国的冲突。但这两种选项都不会导致中国“取代”美国。
针对北韩发射远程火箭和准备进行核试验等一连串挑衅行为,美国议会考虑在韩半岛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但是,韩国军方认为在韩半岛重新部署核武器,有欠现实性和妥当性,同时对于解决北韩核问题也将带来负面影响。
外交上,中国却到处楚歌,甚至遭人“恨”。为何?中国到底干什么了,让全世界的人如此欺负,甚至仇恨?外交政策缺心眼。 中国周边,缺朋友,不缺敌人。每次开国际性大会,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支不支持,动不动就给外国同等领导人,来一个多少条建议,多少个原则。请问,外国人能真正跟中国做好朋友吗?能不怕你、“恨”你吗?
中国明显意识到,迅速崛起为太空大国需要向局外人作出解释。军事分析人士担心,中国用导弹摧毁自己的卫星打响了太空军备竞赛的第一枪。由此形成的太空碎片在很长时期都将对航天器构成威胁,外国政府对此感到恼火。该报告还表示,中国将“推动航天器的空间碎片防护系统建设”,但没有给出详细说明,这将让许多对中国航天发展有疑虑的人感到不舒服。
亚洲的经济动态开始向地区的外交看齐,特别是在事关安全的地方。美国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将其回忆录取名为“创世亲历”,该书描述了二战后全球安全秩序的产生。实际上,我们现在可能正“亲历创世”。但这次,正在创建的是亚洲安全秩序。除非中国改变对邻国的态度。不然,其领导层会亲历一个他们不喜欢的地区秩序的创世。
在东海问题上,由于过去两年中国在东海问题上的一些举动,中国对菲律宾和越南等一些国家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以前。中国的某些政府部门做出的决策可能会令另外一个政府部门大吃一惊,国务院也无法全盘掌握。一些中低层级的政府机构可能会执行一些并非最高决策者意志的决定,这可能会出问题。每当美国官员决定与中国达成某项妥协时,中国官员就会认为这证明了美国的衰弱,所以美国官员说我不能因此与中国妥协,因为中国会将这错误地理解成衰弱。
缺乏对雄心以外利益的认知,将影响中国施展软实力和提高国际地位。中国正稳步获得硬实力。但持久影响力却来自软实力:人们仿效他人的生活理念、个人及商业模板,是因为后者有吸引力而非给人压迫感。 随着中国进入世界舞台的时间越来越长,中国或许将学会美英法等国领导人迫不得已的做法:至少假装意识到人类利益。但中国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因为它的崛起是如此迅速,至今尚不清楚到底该如何转变。
中国越发的喜欢满东海的找碴子,自己占了便宜,抽了人家一巴掌,反过头来还抱怨对方的脸碰到了自己的手。在东海的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都是占据着主动权,虽然这之前,国内的舆论、民间的声音一直认为是军方在东海问题上软弱无能,可事实呢?事实的真相呢?一切又都是怎样的?
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Scarborough)的对峙依然僵持之际,菲律宾盟友美国的一艘最先进的「弗吉 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北卡罗莱纳」号14日抵达菲律宾苏比克湾。尽管美国海军称此举是一次例行停靠,菲律宾海军也否认与黄岩岛事件有关,但在当前局势下, 这一动作仍显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