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只有奥巴马政府及继任者能证明,这种重新接触是认真和持久的,实质多于言语,这种战略才会成功。这一切意味着美国须在国内外以紧迫回应中国紧迫。静观坐视不可取。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522日文章,原题:美国应该抓紧吗?  罗伯特·卡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编者注)在《美国衰落之谬误》一文中,对美国政治中弥漫的衰落论不以为然,称冷战的胜利可为担忧的美国人增加信心。 卡根认为,美国今天面临的挑战不比冷战时的挑战大,当时华盛顿为遏制苏联,与后者周边国家发展关系。而今天,美国已与中国几个邻国确立战略同盟关系。在卡根看来,由于地缘战略位置的问题,北京面临很大的限制,现在该着急的是中国,而美国只需守成及保住自己的位置。

  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若认为美国可以坐中国 争和影响力的增强,那就有问题了。美国冷战时期成功的基础在于,能将经济增长转化为军力和软实力,而这正是苏联办不到的,因为其经济虚弱、军备投入过多。 相比之下,中国军费的持续增长能力远比苏联好。此外,上世纪80年代,苏联增加军费导致其他民用生产中断。中国军费并未如此损耗资源,也未像苏联那样束缚 经济发展。苏联经济落后于美国,而据估算,到2025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

  没错,中国 在周边都是美国的盟友,但这里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首先,美国在该地区的许多盟友与中国互相依赖。其次,就像美国冷战时在欧洲、中东和东亚发展盟友和影响 力,中国一直投入经济和政治资源,拉拢拉美,与欧洲往来,在中东扩大影响力,以及收买非洲。到时,中国可能有办法跳出任何外交包围。 还有另一点应使美国不安。苏联垮掉是因为国内政策失败。这些政策迫使苏联出现螺旋式下降。今天美国可能也处于螺旋式下降,经济陷入困境,赤字庞大,分裂的政治体制时常瘫痪。 美国的好消息是,中国向国外推广形象和软实力的努力效果有限。从欧洲到东亚许多地方,美国模式仍然更受欢迎。但要保持这种统治地位,美国必须维持优势。只有当美国的制度能够运转,实现其他制度无法实现的承诺时,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才会增长。 近几个月,华盛顿重申对亚洲的承诺,将国际关注焦点重新转至中国后院,迫使中国重估其在周边地区的关心。但只有奥巴马政府及继任者能证明,这种重新接触 认真和持久的,实质多于言语,这种战略才会成功。这一切意味着美国必须在国内外以紧迫回应中国的紧迫。静观坐视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