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表示,经评估,近日发生的中国战斗机拦截美国侦察机行为违反了两国去年达成的行为准则。国防部发言人比尔·厄本海军中校(Cmdr. Bill Urban)在星期五(5月27日)发给美国之音的电邮中写到,“经对中方拦截我方一架侦察机的调查,依据美方与中国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谅解备忘录附件2之3.2.1段所作评估,该拦截属不安全行为。”
奥巴马总统星期一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的军售禁令。美国表示,这项决定的做出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与越南的关系正常化,而不是向中国施压。不过,美国分析人士说,越南有可能提升在南中国海的海空防卫能力。奥巴马总统星期一在河内与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杀伤性武器禁运。他说,这一政策的变化确保了越南可以得到所需的装备用于自卫。
随着中、菲南中国海仲裁案最后裁决的一步步临近,有关中国如何应对不利裁决的讨论一直不断。有人甚至提议,如果裁决不利于中国,中国应该索性退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称《公约》),但是也有学者指出,退出《公约》不仅会令中国国际形象受损,也会让中国丧失根据《公约》获得的许多利益。
俄罗斯与东盟峰会公开提到了南中国海问题。双方敦促应尽早签订南中国海行为准则,同时呼吁保证海洋航行自由和空中飞越自由。中国虽然表示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正获得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支持,但这次峰会中俄罗斯所表达的立场似乎与美国更加接近。
在海牙国际法庭即将就南中国海仲裁案做出裁决之前,中国加紧了外交攻势,并宣称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北京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立场。但是,熟悉这一事务的美国高级官员说,中国自称获得的国际支持与真相相差甚远。
应越南领导人的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从5月23日至25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此访的目的是促进两国全面伙伴关系,从而强调了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承诺。值此之际,越南驻美国大使范光荣就美国总统奥巴马对越南进行访问接受越通社驻华盛顿记者的采访。
中国在南中国海凭借“九段线”提出的“历史性权利”是否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菲律宾对中国提起强制仲裁一案的主要目 标,也是国际仲裁法庭在第二阶段的审理(实体审理)过程中需要弄清楚的主要问题。第一阶段主要是关于仲裁庭是否有权就此案作出裁决。菲律宾律师团力证,中国对“九段线”内海域所主张的并不是“历史性所有权”,而是“历史性权利”。“九段线”不仅违背了《公约》,甚至也不符合一般国际法。菲律宾甚至指出,中国根本没有“历史性权利”。
美国国防部5月13日向国会提交了2016年有关中国军事和安保发展的报告。报告谈到了中国军方在台湾海峡的态势、中国在南中国海采取的行动以及网络入侵等。美国国防部东亚事务副助理部长邓志强(Abraham Denmark)在13日的记者会上说:“中国继续着重于为台湾海峡的潜在冲突做准备,不过,其它的任务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正变得日益重要,例如东中国海、南中国海和朝鲜半岛的突发情势。”
自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就中菲两国之间有关南中国海争议向中国发出《仲裁通 知》、启动强制仲裁程序以来,“南中国海仲裁案”的进展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再过几个星期,荷兰海牙国际仲裁庭将对菲律宾诉中国一案进行裁决。预计,裁决 会对中国不利。美国之音通过《聚焦中菲海事仲裁案》系列报道为你梳理这次仲裁案的过程以及部分焦点争议。下面是报道的第一部分:管辖权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