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见证了东海沿岸国家通过向联合国递交公函的方式阐述其对东海问题的法理立场。除了本地区各国外,域外国家也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的身份主张东海合法权利。这表明东海问题不单纯是东盟各国与中国之间的问题,而且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据简氏防务周刊网站8月14日报道,菲律宾国防部公共事务负责人阿塞尼奥·安多隆告诉简氏防务周刊的记者,俄罗斯近期向菲律宾提供了一套贷款方案,以用于支持菲律宾购买俄罗斯制造的基洛级潜艇。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8月11日发表了瑞安·皮克雷尔的题为《中国航母有许多明显缺点,但下一艘可能是“巨大进步”》的文章。
(人民报)据越通社报道,值此东盟成立51周年之际,马来西亚外交部东盟—马来西亚秘书处秘书长阿末罗兹安(Ahmad Rozian)在《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上刊登题为“东盟为下一个发展阶段做好准备”的文章。 文章中指出,1967年8月8日,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5国在曼谷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标志着东盟的诞生,目的在于实现东南亚地区和平、安全、稳定与繁荣发展。迄今,东盟已取得长足发展。2015年11月,在第27届峰会上,东盟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建立东盟共同体的2015吉隆坡宣言》,标志着东盟新纪元的开始。东盟共同体将凭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等因素给地区民众带来具有意义和积极的变化。 在经济方面,东盟取得丰硕成果。东盟拥有6.35亿人口、GDP总值超过2.6万亿美元的市场。据预测,2050年东盟将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其也被视为构建地区合作结构的动力。 50多年来,东盟通过东盟加三、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南亚无核地区、《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等由东盟倡导的机制集合了区外伙伴的力量,并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进行对话。 2015年东盟通过了《东盟2025:携手前行》愿景文件,为未来十年的发展指明方向。该文件详细指出作为地区结构之一的东盟的目标和抱负,为其步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做好准备。 文章写道,《东盟2025:携手前行》愿景文件的重点是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东盟。这意味着东盟将成为实现区内民众的意愿的强有力工具,包括推进良好治理、增加透明度、提高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妇女赋权等,为所有人创造更好的机会。 文章指出,马来西亚对地区和平、安全、稳定与繁荣充满期待,同时,马来西亚继续将东盟摆在其政治外交政策的重要地位。马来西亚将集中在东盟范围内的关键问题,致力于实现和平与安全的目标。马来西亚支持加强东盟推进良好治理,解决有关人权的关切,鼓励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反恐、打击极端暴力主义等方面的努力。 在东盟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马来西亚相信东盟将发展壮大,跨越挑战,实现和平、安全、稳定与繁荣。(完)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氏秋姮8月10日在回答记者有关越方对中方最近举行所谓“三沙市” 建市6周年纪念活动;在越南黄沙群岛富林岛上安装测波浮标系统并将其投入使用;中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越南黄沙群岛举行儿童真人秀节目;中国中山大学在越南黄沙群岛上进行一系列综合科学考察等活动有何回应的提问时指出: “越方拥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历史证据来证明越南对黄沙和长沙两座群岛的主权,符合于国际法。中方的上述行动不仅严重侵犯越南对黄沙和长沙两个群岛的主权,而且还违反《关于指导解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不符合两国高层领导所达成有关管控好海上分歧的重要共识以及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趋势,违背《东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的精神和内容,不利于促进东盟与中国“东海行为准则”(COC)谈判进程以及维持东海和地区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环境。 越方坚决反对并要求中方立即终止上述活动,尊重越方对黄沙和长沙两个群岛的主权,认真落实《关于指导解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以及《东海各方行为宣言》(DOC),不采取致使局势复杂化的行动,为促进越南与中国全面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务实且积极的贡献,致力于东海和地区和平、稳定与合作。 越南外交部代表已向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代表递交抗议照会。”
(人民报)第25届东盟地区论坛(ARF)8月4日下午在新加坡举行,吸引东盟十国、东盟十个对话伙伴(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朝鲜、蒙古、巴基斯坦、东帝汶、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27个国家的外长和一些组织代表参加。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率团出席。
第51届东盟外长会议:东亚各国加强航海领域合作 (人民报)航海合作将成为今后东亚各国加强合作的核心之一。这是于8月4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八届东亚峰会外长会上所公布的重要内容。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率团出席。 据越通社驻新加坡记者报道,第八届东亚峰会外长会吸引东盟十国以及美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八个国家的外长出席。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扎实推进在包括处理海上垃圾问题在内的航海领域合作。 关于东海问题,各国部长对东海近期的军事化行为和复杂演变表示担忧;建议各方在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合作。各国部长也支持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与无核化,欢迎韩朝峰会和美朝峰会的积极成果。 新加坡外长维文强调了东亚峰会在促进政治、经济战略沟通的重要作用,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合作做出贡献。在此基础上,各国部长高度评价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承诺为东亚峰会2018-2022年阶段《马尼拉行动计划》提供适当的关注与投资。 另一方面,东亚峰会各成员国一致同意在《马尼拉行动计划》中的优先领域推进合作,同时提出在海洋、医疗卫生、教育、环境、应对自然灾害、创新、能源、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强合作的具体措施。 与会代表就推进东亚峰会在发展智慧城市、预防打击恐怖、防止海上塑料垃圾、核安全和信息技术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等文件展开讨论并基本达成一致。上述文件将递交各国高级领导审批,为即将于2018年11月举行的第十三届东亚峰会做出准备。 范平明副总理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应加强东亚峰会的活动效率,其中扎实推进东亚峰会在2018-2022年阶段《马尼拉行动计划》中的9个优先领域的合作;探讨促进在防范和打击海盗、海上武装抢劫和走私等方面的航海合作;同时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环境,为发展经济和自由航行提供便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