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2018
越通社驻俄罗斯记者报道,俄罗斯科学翰林院东方学研究院5月11日举行题为“亚太地区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东海冲突”圆桌研讨会,亚太地区、东盟和国际法的研究院和研究中心众多资深专家学者和当地媒体代表出席。
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分析东海最近局势,同时讨论解决东海问题的展望。各专家强调,东海冲突是全球稳定与安全的最大威胁。引起与会代表最大担忧的问题是中国最近在东海上进行军事化活动,尤其是中国首次在争议海域部署导弹系统。
俄罗斯科学翰林院东方学研究院高级专家格里戈里(Grigori Lokshin)认为,最近东海局势已有一定进展,中国已体现出其诚意,与东盟在多边层面上接触,树立信心并促进东海地区的战略性项目。他认为,中国正在使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和“软实力”以巩固其在东海的主权诉求。
在题为“国际法现状顾及海牙仲裁法院关于解决东海冲突的裁决”的文章中,俄罗斯科学翰林院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帕韦尔•古杰夫(Pavel Gudev) 认为,海牙仲裁法院的判决体现中国对80%东海水面积的主权诉求非法性。此外,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东盟峰会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会议及论坛多次对中国在本地区的行为尤其是在东海上建设人工岛和军事化活动表示担忧。他强调,中国正最大限度利用政治、外交和经济的影响力来说服各国不支持海牙仲裁法院判决。最终,帕韦尔•古杰夫强调,中国不应该干涉菲律宾和越南等邻邦国家在争端海域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阻止邻国渔民在他们传统捕捞渔场进行捕捞作业。
另一方面,俄罗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Ekaterinna Koldunov认为,缓解中国与邻邦国家紧张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是制定与签署《东海行为准则》(COC)。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有关东海争端的各方需要在国际法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础上和平解决冲突,不动用武力,中国和东盟应尽早谈判与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COC,从而达成新协议,俄罗斯应在解决东海问题发挥好斡旋作用。
(越通社)当地时间5月7日下午,正在访问阿塞拜疆的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举行了会谈。会谈后两位领导出席了各项合作文本交换仪式,并共同会见了记者。双方强调,大力支持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安全,航行与飞越自由及贸易畅通;支持本着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越通社)当地时间5月7日下午,在阿塞拜疆总统、新阿塞拜疆党主席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总统府为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后,两位领导举行了会谈。双方强调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解决分歧和争议的重要性;支持东盟符合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关于东海问题的立场。
(越通社)2025年5月7日,由越南外交学院(DAV)与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驻越代表处(KAS)及澳大利亚驻越南大使馆在河内联合举行题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争端解决机制:作用、效力与成效”的第十四次海洋对话会。
(越通社)5月7日上午在政府驻地,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了由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主席雷瓦·普莱斯(Reva Price)率领的USCC代表团。
(越通社)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正在访问哈萨克斯坦的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首都阿斯塔纳会见了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议长兼执政党阿玛纳特 (Amanat)主席叶尔兰·科沙诺夫。苏林总书记建议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继续重申维护东海和平、安全、航行与飞越安全和自由的重要性,应以尊重国际法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越通社)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6日会见了正在对越南进行工作访问并出席“国际海洋法法庭在解决与海洋法相关争端中的作用”区域研讨会的国际海洋法法庭(ITLOS)庭长托马斯·海达尔(Tomas Hei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