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1/2017
要寻求全面、长久、持续的办法,排除障碍和解决争端,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促进具备战略性的东海发展成为和平、稳定、发展的海域。
要寻求全面、长久、持续的办法,排除障碍和解决争端,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促进具备战略性的东海发展成为和平、稳定、发展的海域。这是29日在胡志明市闭幕的题为“东海:面向地区安全与发展而合作”的第九次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提出的观点。
坦率、客观、科学与求实是2009年首次召开的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的一贯方针。今年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积极讨论,寻求排除障碍和解决争端,建立互信与合作关系的措施,旨在维护给地区各国带来发展繁荣巨大机会的海域——东海和平稳定。
东海存在众多潜在危机
研讨会的大多数意见认为,2017年,东海局势基本上没有发生严重动荡。值得注意的是,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庭就菲律宾起诉中国仲裁案作出裁决后,东海局势向好变化。最令人乐观的是,严重的海上碰撞事件今年比去年少。
不过,各国对历史及遵守国际法的立场和认识的差异仍然是巨大的障碍,也是威胁东海和平、安全、稳定的潜在因素。与此同时,本地区非传统安全挑战也在抬头并日益加剧。亚太地区国防开支增长速度为世界之最。2016年为4500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4.6%。
前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黎功奉对此表示严重关切。他说:“各方加强防务能力,加强与伙伴的合作,一方面协助各国力量保护其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战略竞争,特别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加剧。”
不断巩固战略互信
关于如何避免东海陷入可能威胁整个地区“安全生态系统”的无序与冲突漩涡,与会代表特别强调了采取全面、长久、持续的颁发,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提及解决冲突,维护东海和平、稳定问题,河内国家大学下属社科与人文大学校长范光明博士认为,东盟与中国最近达成“东海行为准则” (COC) 框架协议是标志着面向缓和该战略航线紧张局势进程迈出的一大步。不过,确保“准则”能成为有效、切实的法律工具仍需要时间。该过程主要依赖有关各方的政治意志。
澳大利亚国防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东海问题资深研究专家塞耶(Carlyle Thayer)赞同范光明博士的观点,并表示,有关各方要不断培育战略互信,进而就维护东海和平、安全、稳定达成共识。
塞耶说:“我希望我们将共同找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决办法。东盟和中国应就行为准则进行谈判。这是为了长远的未来而必须要走的行程,因此,东盟和中国要就行为准则进行对话,甚至要采取基于明确国家地理位置的原则。”
作为积极和负责任的东盟成员国,特别是与东海有直接利益的国家,越南坚持奉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边合作边斗争,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以通过尊重国际法的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越方代表在此次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意见和报告等贡献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一切都是面向实现排除东海障碍和争端,促进地区合作共谋发展的目标。
(越通社)当地时间5月7日下午,正在访问阿塞拜疆的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举行了会谈。会谈后两位领导出席了各项合作文本交换仪式,并共同会见了记者。双方强调,大力支持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安全,航行与飞越自由及贸易畅通;支持本着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不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越通社)当地时间5月7日下午,在阿塞拜疆总统、新阿塞拜疆党主席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总统府为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后,两位领导举行了会谈。双方强调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解决分歧和争议的重要性;支持东盟符合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关于东海问题的立场。
(越通社)2025年5月7日,由越南外交学院(DAV)与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驻越代表处(KAS)及澳大利亚驻越南大使馆在河内联合举行题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争端解决机制:作用、效力与成效”的第十四次海洋对话会。
(越通社)5月7日上午在政府驻地,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会见了由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主席雷瓦·普莱斯(Reva Price)率领的USCC代表团。
(越通社)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正在访问哈萨克斯坦的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首都阿斯塔纳会见了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议长兼执政党阿玛纳特 (Amanat)主席叶尔兰·科沙诺夫。苏林总书记建议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继续重申维护东海和平、安全、航行与飞越安全和自由的重要性,应以尊重国际法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越通社)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6日会见了正在对越南进行工作访问并出席“国际海洋法法庭在解决与海洋法相关争端中的作用”区域研讨会的国际海洋法法庭(ITLOS)庭长托马斯·海达尔(Tomas Hei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