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的困境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碎裂。而这种碎裂的状态我将其总结为三个危机: 边国家对中国的认同危机、联盟危机和战略危机

上世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中国的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周边的一些地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一系列隐患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新出现的问题;既有来自周边的偶发性问题,也有某些国家的有意而为,这就使得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日趋复杂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的困境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碎裂。而这种碎裂的状态我将其总结为三个危机

一, 边国家对中国的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的崛起理念不够完善。虽说中国一直在提倡和平崛起,但始终没有一个完善的崛起理 念。同时,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流于口头化、宣传化,难以令周边国家信服。其次,即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虽说中国一直提倡和平崛起,但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地 缘政治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围绕长沙(越南文:Trường Sa, 中文:南沙英文:Spratlys - 译者)群岛的主权之争,中国周 边地区一些国家对中国心存疑虑和戒心。第三,即中国的国际形象不佳,由于中国的制度、政策等各种复杂原因及某些西方媒体的炒作,中国一直不为周边国家所信 任,在有些国家的眼里其形象甚至还不如某些非洲国家

第二, 联盟危机。我将这种危机概括为三少,首先,中国在 边国家的朋友少,中国实际上没有真正能够为其而战的盟国,朝鲜和巴基斯坦与中国友好结盟有着非常大的前提条件,只是因为对自身有利。同时,中国在周边国 家的权威少。中国还没有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与其地位相符的大国应有的威严与权威。第三,中国的制度少,尽管在中国和周边国家已经有许多较为重要的国际多边 体制,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10+3机制、欧亚首脑会议等,但现在仅有一个上合组织,这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 战略危机。由于中国近年来始终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周边国家的政治经营,使中国一向奉行的不干涉内政政策逐步演化成了一种畸形的不作为主义

这些都是导致中国周边形势处于碎裂态的主要原因

对当前这种碎裂的周边安全环境,中国应重新定位,即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认为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现在处于一种消极安全状态,中国应通过相关制度的建设和理论框架的建立逐渐过渡到稳定安全的状态

体来说,中国对周边安全的介入要逐步从功能主义走向后功能主义。所谓后功能主义,即更加注重周边国家的民众认同和政治认同,而不只是仅重视经济发展寻求经 济认同。中国在从功能主义转向后功能主义的过程中,不应只重视经济层面这一个维度,而更应重视周边国家民众的政治参与,在政治上加以引导,寻求周边国家对 中国的政治认同。(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