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路“北上”寻求能源
中国始终在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源。因此,不管对于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作:Gronland) 的地下矿藏,还是北冰洋沿岸其他地区的原材料,中国都很感兴趣。此外,随着气候变暖而不断融化的北极冰川对于中国来说也意味着新的海上贸易航道。
中国始终在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源。因此,不管对于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作:Gronland) 的地下矿藏,还是北冰洋沿岸其他地区的原材料,中国都很感兴趣。此外,随着气候变暖而不断融化的北极冰川对于中国来说也意味着新的海上贸易航道。
在参加20国集团峰会之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意选择了在小小的丹麦进行隆重的国事访问。 今年年初,总理温家宝已经走访了另外两个北欧国家瑞典和冰岛。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世界第二大国民经济体对于北欧的兴趣决不是心血来潮,中国已经申请成为" 北极理事会"的永久观察员。这个组织与上世纪90年代成立,八个成员国都是临近北极的国家,探讨的主要议题就是对于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协调工 作。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的林伯强教授指出,中国渴望参与这些讨论。他说:"长期来看,中国肯定是缺乏能源的。不光对北极感兴趣,其实世界上哪个地方有能源中国 都会去。可能你要反过来问,哪里是中国不感兴趣的。所以这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的战略,兼顾到今后的资源问题,以及如何满足能源需求。"
"用投资换资源"的模式
在"北上"寻找能源的路途中,属于丹麦领土的格陵兰岛是相当重要的一站。那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稀土。但是要开发这些矿藏,格陵兰需要来自 国外的资金支持,而中国则乐意充当这个投资者的角色。在非洲就是如此,作为对参与开采自然资源的回报,中国在非洲国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人们猜 测中国可能也会在格陵兰岛采取类似的模式,也许不久的未来,那里就会出现大批修建公路或电站的中国工人。
不过中国官方的口径听起来则与之相距甚远:"丹麦等北欧国家地处北极地区,在保护北极环境、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维护和平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 为地处北半球的大国,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问题对中国有着直接的影响。中方愿意与包括北欧在内的北极国家加强北极政策交流与科研合作。共同致力 于北极地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的表态。虽然中国与格陵兰的合作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据媒体报道,去年冬天已经有一个格陵兰的政府代表团到过中国。不过根据"财新网"的报道,双方还没有签署任何协议。
已经确定的合作项目包括,英国"伦敦矿业"公司(London Mining)将在几年后与两家中国合作伙伴在格陵兰岛大规模开发铁矿资源。计划投资数目高达20亿美元。
气候变暖给中国打开新机遇?
除了自然资源以外,中国对于格陵兰乃至整个北极的兴趣还在于,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冰川的渐渐融化,可能会给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打开全新的贸易航道。拿上海到汉堡的海路为例,如果取道北冰洋,将会比现有航道(即穿过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缩短6400公里。
厦门大学的林教授表示:"因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都是靠外贸。所以对新航线感兴趣这也是很正常的。"不过,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公开场合仍然拒绝谈及 所谓的"北极战略",尽管中国甚至拥有一个自己的极地科学研究所。共产党的官员深知,在海外表现出明确的经济和战略兴趣会引发恐惧不安。但是北京早已意识 到,北极的自然状况变化可能给中国打开新的机遇。
(越通社)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已就侵犯本国对长沙群岛的怀恩礁和其他有关实体的主权的行为向有关各方提出交涉并递交抗议照会。
(越通社) 联合国秘书长近日正式通报,越南已完成向联合国备案有关北部湾基线海图及相关地理坐标清单的手续,以计算该海域的领海宽度。
(越通社)2025年2月25日,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于2025年2月14日颁布的第68/NQ-UBTVQH15号决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发布越南北部湾领带基线的声明。
(越通社)越南坚决基于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宪章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捍卫越南的主权。
(越通社)越南极为关切,不满,并坚决反对中方执法力量对正在越南黄沙群岛海域作业的越南渔民和渔船采取粗暴行为,造成越南渔民受伤、危及越南渔民生命,并损坏越南渔民的财产。
(越通社)6月21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回答了记者关于2024年 6月17日,中国船与菲律宾补给船在草藤滩(Bãi Cỏ Mây)发生碰撞,越南对该事件有何评论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