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称,经中国和东盟国家商定,落实《东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六次高官会和第九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将于9月14日至15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

 

 

届时,各方将就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加强海上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同时在落实《宣言》框架下,就东海行为准则举行磋

 

 

海地区隐含大量冲突因素”

 

 

东盟10国希望本月就能与北京达成关于东海行为的准则文件。德语媒体指出,有许多理由让人怀疑这一愿望是否能成为现实。

 

 

9月9日一期的《南德意志报》“经济”栏目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东盟内部尚未达成对华统一立场、美国的“倾斜亚洲”战略使北京满腹狐疑,成为东盟和中国短期内难以就东海行为准则达成共识的原因:

 

 

“中国利用(东盟的)这一不一致性。北京敦促以双边关系方式解决岛屿争议,其中的原因是对付单个成员要比对付10国组成的集体更易采取强硬姿态。在最好的情况下,北京可以挑唆成员国之间产生矛盾。在2012年的峰会上,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便阻止了东盟采取对中国的共同立场。……

 

 

“尤其是美国让北京忧心忡忡。中国地缘政治战略的强大对手美国深深介入了冲突。多年来,华盛顿花大功夫,巩固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在东南亚地区,由此出现一种让中国人和美国人都作最坏打算的情形,那就是:爆发谈判桌之外的正面冲突。美国副总统拜登因此利用上月亚洲之行的机会,紧急呼吁北京,与东盟国家共同制定完成东海行为准则。

 

 

“由于亚洲的上升,太平洋地区对世界经济的意义日益重要。如果到2015年,人民共和国同整个东盟真的达成全面自由贸易协定,将意味着涵盖了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整个国内生产总值将是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全球船运商品的三分之二经由该地区。美国总统奥巴马预定10月份前往马来西亚出席峰会。东海的安全及稳定肯定再度成为议题。

 

 

“尽管如此,中国人仍致力于继续扩大其在东南亚的强势地位,尤其是,北京理所当然地认为,作为文明大国的中国是世界一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也是‘踩钢丝’。原因是,为(经济)稳定增长,中国需要东盟作为销售市场和投资伙伴,在欧盟和美国从一个危机支撑到另一个危机、不再是以前那么可靠的贸易伙伴后,便更其如此。

 

 

“这一情形造成一种吊诡:所有的国家都渴望稳定,致力于以扩大经济合作为形式的整合。只有增长才能既使中国人也使东盟成员国实现上升为工业国的梦想。然而,该地区犹如火药桶,其中多国家都有可能点燃导火索。”

 

 

澳中关系

 

 

在上周末举行的澳大利亚议会选举中,在野的保守派政党联盟获胜,执政的工党如所预期败选,被视为“中国通”的工党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下台。9月9日一期的《法兰克福汇报》“政治”栏目上登载的一篇文章强调,将出任新总理的保守派人士阿博特(Tony Abbott)如何同中国打交道,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

 

 

“在外交政策上不会有多大变动,不论是在对美国的盟友忠诚方面,还是在倾斜太平洋战略方面,都是这样。随着陆克文离去,政府失去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外交家。陆克文曾提出有关该地区的宏伟计划,阿博特在这方面将有所收敛。有意思的将是,看他如何在同中国的关系上踩好合作与批评构成的高跷。”

 

 

盟秘书长:RCEP将为东盟和中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东盟秘书长黎良明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东盟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谈判进程,以谋求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框架下达成全面、优质和互利的经济合作协议,这将为东盟和中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黎良明表示,过去10年,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地推动了东盟—中国自贸区的建设,为双边经贸合作创造了诸多机遇。

 

 

过去3年,东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速达到了21.6%。到2012年底,东盟对华贸易额达到3186亿美元。中国在东盟的直接投资额增长了8倍多,从2005年的6.7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59.1亿美元。虽然在2012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速减缓,但预计未来将重拾上升的势头。

 

 

黎良明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双方企业的互补合作创造了海量商机。该自贸区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有19.5亿消费者,在2012年GDP总和达到10.527万亿美元。东盟各成员国和中国均拥有丰富的技术和资源,双方可以共享这些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核心实力,以使得各国的国内企业可以在本地区和全球市场蓬勃发展。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之际,双方应该将机遇最大化,将双方的经贸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黎良明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应加强合作,与私营领域共同发展《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应推动跨境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可在广西和东盟成员国的省市间开展;三是应积极参与谈判进程,以谋求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框架下达成全面、优质和互利的经济合作协议,这将为东盟和中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黎良明表示,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开展更广泛的经贸合作,以上这些措施如能有效实施,将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