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东海撞机”再次发生,美邀中国修订海洋法
2103年12月2日,美国外交官网站刊登文章《美中建设海上航行规则的时机到了(Time for US and China to Establish Maritime Rules of the Road)》,文章分析了中国划定东中国海防空识别区后的形势,强调此举威胁美国倡导的自由通航权,有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2103年12月2日,美国外交官网站刊登文章《美中建设海上航行规则的时机到了(Time for US and China to Establish Maritime Rules of the Road)》,文章分析了中国划定东中国海防空识别区后的形势,强调此举威胁美国倡导的自由通航权,有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东中国海紧张局势上周达到顶峰,中国宣布在东中国海划定防空识别区,美国在上周一派出2架B-52轰炸机通过了中国防空识别区,使地区爆发冲突的威胁增加。防空识别区的海空使用成为法律问题,让研究国际法的学者很感兴趣。紧张的地区局势虽然有政治解决的可能,但是战争风险也在增加。
从法律角度看,东中国海局势的领土争议有历史原因,中国和日本都宣称对钓鱼岛/尖阁群岛拥有主权,如何对钓鱼岛命名取决于对主权的立场。但是即使争议主权问题明确之后,也会存在周边空间的诸多问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中国和日本作为当事国,海洋领土分为领海、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管理这些区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权利。但是不同国家对法律规范有不同的解释,依据是国家向专属经济区投送军事力量的能力。
从政治角度看,当前的紧张局势让人想起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美国海军EP-3侦察机与中国空军歼08战斗机在东海相撞,由于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相撞,美军机组在中国领土迫降,中国在飞机上呆了11天,在几个月后归还飞机。美国做出准道歉后事态才使事件得以平息,但是美国政府坚决否认派出EP-3在中国专属经济区飞行违反国际法,理由是一些国家习惯于扩大专属经济区的主权要求,如果不进行制止,那么这种要求将得到国际法的支持。2001年的撞机虽然成为历史,但是引发类似冲突的环境仍旧。
今天,美国和中国之间没有军事交流渠道来遏制潜在的军事对抗,2001年撞机事件以来中国的军事能力增长引人注目,在海洋上下的动作不断增加,虽然中国海军仍没有向远岸海域投送兵力的蓝水作战能力,但是正在快速建设现代化的舰队对周边国家和美国提倡的“公海航行自由”形成了现实威慑。
东海领土争端涉及6个国家,但是涉及的问题是岛礁,而东中国海的争议是岛屿,关系到周边海空的权益问题。菲律宾正在试图在领土争议问题上求助与国际法,但是中国拒绝接受,强调领土争议应当通过双边对话解决。
联合国海洋法几十年来一直是草案,需要在爆发冲突之前形成具体措施,但是美国的军事武断和中国增长的军力使这部法律变得模棱两可,两国应当建立关于航行规则等具体实施细节,避免在两军遭遇时引发军事冲突。
奥巴马政府亚太轴心战略强调美中两国在太平洋的关系,但是北京的领导人怀疑美国的亚太战略是在遏制中国。未来10年,美国都要积极应对习近平政府的对外政策,因为华盛顿不可能等到2022年时出现更容易对话的中国领导人,也不能让两个大国真的爆发军事冲突。
2001年撞机是偶发事件,希望它不再发生。
作者简介:玛格丽特-K-刘易斯(Margaret K. Lewis),Seton Hall法律学院副教授,曾撰写分析报告《中国撞机事件中的国家责任》。
越南要求中国尊重越南对黄沙群岛的主权以及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1982)而确立的越南海域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尊重越南渔民根据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越南海域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合法作业的权利;不采取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为,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和基于法治的海洋秩序做出贡献。
(越通社)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已就侵犯本国对长沙群岛的怀恩礁和其他有关实体的主权的行为向有关各方提出交涉并递交抗议照会。
(越通社) 联合国秘书长近日正式通报,越南已完成向联合国备案有关北部湾基线海图及相关地理坐标清单的手续,以计算该海域的领海宽度。
(越通社)2025年2月25日,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于2025年2月14日颁布的第68/NQ-UBTVQH15号决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发布越南北部湾领带基线的声明。
(越通社)越南坚决基于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宪章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捍卫越南的主权。
(越通社)越南极为关切,不满,并坚决反对中方执法力量对正在越南黄沙群岛海域作业的越南渔民和渔船采取粗暴行为,造成越南渔民受伤、危及越南渔民生命,并损坏越南渔民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