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还不是海洋强国
中国已是世界上建造军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弱于美国。这确实限制了海军成长的潜力。面对台湾和受到美国安全保护的东亚国家,北京仍不得不应对冷战式的局面。这意味着,在东亚战略形势改变前,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身份仍不明确。
中国已是世界上建造军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弱于美国。这确实限制了海军成长的潜力。面对台湾和受到美国安全保护的东亚国家,北京仍不得不应对冷战式的局面。这意味着,在东亚战略形势改变前,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身份仍不明确。
国际关系与安全网站12月17日文章,原题:中国现在是海洋强国吗? 一些分析家将中国的海上姿态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相联系: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海外利益将扩大,军力也会跟着提升。也有人指出,中国缺少区外海战的基础设施,表明中国一时不会谋求成为狭隘军事意义上的海洋强国。
目前,北京似乎着力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地区冲突。但长远而言,中国领导人可能跟其他人一样不确定,拿海军干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是否坚持干涉,并且愿意在东半球地区让出部分战略空间。
长期以来,中国提高公众“海洋意识”的努力,主要着眼于两个主题:保护本国石油供应和应对台海事态。近年出现第三个主题:保护争议水域的未开发海洋资源。中国当前的海军发展需要放在相对美国军事形势的背景下考察。北京面临的困境与1941年时的日本差不多:具备与华盛顿进行一场短暂较量的实力,但不能打赢一场持久战。
上世纪50年代,海军承担的是近乎被动防御的角色。到80年代中期,解放军海军出现新转向。虽然国土防卫仍是核心任务,但开始承担其他责任。最重要的两项是协助占领台湾,以及保护海上交通线和邻近海域的资源。中国海军不再限于保护海岸线,而是进一步走向海洋,这就是近海主动防御。第三阶段的远洋作战目前只是抱负。
或许最能说明中国海军优势和弱点的是作战理念。解放军海军大力投资潜艇,但对水面舰艇只进行现代化改造而没有增加数量。这表明海军的目标是取得强大的海上阻绝能力,而不是争夺制海权。中国在太平洋战区的空军火力将主要来自陆基飞机。
中国已是世界上建造军舰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弱于美国。这确实限制了海军成长的潜力。面对台湾和受到美国安全保护的东亚国家,北京仍不得不应对冷战式的局面。这意味着,在东亚战略形势改变前,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身份仍不明确。
越南要求中国尊重越南对黄沙群岛的主权以及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1982)而确立的越南海域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尊重越南渔民根据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越南海域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合法作业的权利;不采取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为,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和基于法治的海洋秩序做出贡献。
(越通社)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已就侵犯本国对长沙群岛的怀恩礁和其他有关实体的主权的行为向有关各方提出交涉并递交抗议照会。
(越通社) 联合国秘书长近日正式通报,越南已完成向联合国备案有关北部湾基线海图及相关地理坐标清单的手续,以计算该海域的领海宽度。
(越通社)2025年2月25日,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于2025年2月14日颁布的第68/NQ-UBTVQH15号决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发布越南北部湾领带基线的声明。
(越通社)越南坚决基于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宪章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捍卫越南的主权。
(越通社)越南极为关切,不满,并坚决反对中方执法力量对正在越南黄沙群岛海域作业的越南渔民和渔船采取粗暴行为,造成越南渔民受伤、危及越南渔民生命,并损坏越南渔民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