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为何不愿过分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领导人最关注国内事务。国内的无数挑战(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等等)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使领导层一直处在劳碌奔波状态中。中国缺乏投射军事实力的能力,不属于全球军事大国。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愿意过分参与国际事务,担心会分散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度。
中国领导人最关注国内事务。国内的无数挑战(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等等)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使领导层一直处在劳碌奔波状态中。中国缺乏投射军事实力的能力,不属于全球军事大国。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愿意过分参与国际事务,担心会分散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度。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刊发题为《中国为何仍然甘居次席?》的文章,作者为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朱志群。文章称,中国在当前叙利亚危机中的低调态度招来了批评,有观察家指责北京没有以一个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的态度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人们通常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中国要奉行“不干涉”政策,要么就是因为中国在阻止美国动武企图的问题上正在听从俄罗斯的领导。这两种解释都是错的。
文章说,“互不干涉内政”确实是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一直指导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项内容。中国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也不允许其他国家干涉中国事务。
文章表示,中国领导人最关注国内事务。国内的无数挑战(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等等)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使领导层一直处在劳碌奔波状态中。中国缺乏投射军事实力的能力,不属于全球军事大国。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愿意过分参与国际事务,担心会分散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度。
然而,随着贸易和投资流向世界各地,中国现在也拥有了全球利益。中国开始有选择性地在一些对国家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地区(比如亚丁湾、东中国海和东海)展示其日益增强的实力。
不仅如此,中国甚至通过自己的方式努力缓和叙利亚紧张局势。中国政府一直与叙利亚内战各方势力保持联系。比如,由叙利亚反对派组织“全国对话联盟”派出的六人代表团就在这个月来到北京,会见中国外交部官员,讨论叙利亚局势。
文章称,北京一直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方式与叙利亚所有相关各方进行合作,希望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叙利亚问题。接待“全国对话联盟”的来访正是中国的一项举措。还有一个反对派组织曾在2012年2月访问过北京。
另一方面,虽说中国往往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俄罗斯协调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听从俄罗斯的领导。文章指出,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差异巨大的大国,国家利益各不相同。虽然表面上关系密切,但中俄两国依然对彼此怀有戒心。虽然中国和俄罗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举行过多轮联合军事演习,但双方对上合组织的期待并不相同,而且彼此间围绕上合组织内部领导权同样存在着竞争。俄罗斯对于中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深感忧虑。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沉默态度呢?文章称,中国外交政策就像中国社会一样,正在经历转型。邓小平关于“韬光养晦”的忠告仍然主导着中国的战略考量,只不过这一思想正在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因为这些人认为中国应当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内针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所进行的辩论没有得出结论。
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文章认为,中国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发挥领导作用的期待与中国的自身意愿和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只有在差距缩小以后,中国才会愿意在国际事务中担负起更多责任。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将继续甘居美国身边的次席。
越南要求中国尊重越南对黄沙群岛的主权以及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1982)而确立的越南海域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尊重越南渔民根据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越南海域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合法作业的权利;不采取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为,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和基于法治的海洋秩序做出贡献。
(越通社)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已就侵犯本国对长沙群岛的怀恩礁和其他有关实体的主权的行为向有关各方提出交涉并递交抗议照会。
(越通社) 联合国秘书长近日正式通报,越南已完成向联合国备案有关北部湾基线海图及相关地理坐标清单的手续,以计算该海域的领海宽度。
(越通社)2025年2月25日,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于2025年2月14日颁布的第68/NQ-UBTVQH15号决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发布越南北部湾领带基线的声明。
(越通社)越南坚决基于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宪章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捍卫越南的主权。
(越通社)越南极为关切,不满,并坚决反对中方执法力量对正在越南黄沙群岛海域作业的越南渔民和渔船采取粗暴行为,造成越南渔民受伤、危及越南渔民生命,并损坏越南渔民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