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自去年年底重新掌权以来已经先后三次访问东盟国家,在最近一次旋风式访问中,他走访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去过东盟中的七个国家。

 

 

文章指出,中国也加强与东盟的接触,在最近与东盟伙伴召开的高层会议上,中国的语气更加缓和,中国外长王毅已经至少三次访问东盟。尤其在2013年6月,中国同意与东盟就东海行为准则提案进行磋商,这与中国此前的姿态大相径庭。中国曾断然拒绝考虑与东盟的海上领土争端。

 

 

另外,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和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也对东盟国家进行访问,凸显美国战略转向的重点、务实与持续发力。菲律宾和美国也开始讨论菲方对美军开放更多军事基地,这是美国战略转向的主要成果与体现。

 

 

文章认为,虽然大国培养与东盟的关系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最近的强度前所未有。人们不禁要问:为何是东盟?为什么是现在?有两个显著原因,功利主义和战略因素。首先是功利主义,随着东盟变得日益一体化,大国培养与东盟关系也变得更加简单,只要加强与其中一些国家的关系即可。  

 

 

但仅仅因为与东盟接触更加容易还不足以解释最近的关注程度。战略重要性也是一个原因,这与地理位置有关。

 

 

文章指出,东盟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战场。例如,陷入东中国海争端的日本忙于争取东南亚的支持与政治善意。在访问菲律宾时,日本想要通过海上支持、增进经济交流、延长贷款期限以及给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提供10艘巡逻艇来为两国关系重新注入活力。

 

 

另一方面,美国看到自己历来在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每当有人断言美国衰落而中国崛起时,美国就需要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地位。所以人们看到美国再三接触和再三保证的举动并不感到意外。

 

 

文章说,东盟势必会从这些讨好中受益,但东盟需要保持冷静,不要看起来偏向某一大国。东盟不应被胁迫,而应保持中立形象,这样才能保证东盟在外交和经济上的重要

 

 

宗泽:东海问题不可能影响中国和东盟关系

 

 

中国网9月22日讯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做客人民网,以“钓鱼岛、东海问题与中国的领海争端”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网友:无论是从经济交往规模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力来看,东海问题都未影响中国-东盟自贸区向纵深发展。您同意这一判断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说,东海问题不应当也不可能影响中国-东盟关系。当前中国-东盟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中国-东盟建立自贸区以来,互利共赢得到深化,现在中方提出要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更是一种前瞻性的主张。在当前世界经济阴晴不定的情况下确保中国-东盟加强经贸合作,这对东亚地区的繁荣至关重要,而且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展望未来,中国-东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双方将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为契机,加强互联互通,人文交流,做强做实双方关系的基础,前景广阔。

 

 

阮宗泽说,个别国家企图将他们与中国的双边争端放大为中国和东盟的争端,换句话说,他们企图以东海问题绑架中国和东盟的关系,遭到多数东盟国家的反对。这说明他们的做法不过是一厢情愿,难以得逞,并不利于东盟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