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中国无需全面超过美国
日本《外交学者》3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不是德意志帝国的三个原因(中国更强更可畏)。约瑟夫奈上周撰文称“中国不是德意志帝国”。他将20世纪初的德英与当今的中美相提并论,但他对中德的比较是片面的。当初德国在工业和经济领域诸多指标超过英国。
日本《外交学者》3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不是德意志帝国的三个原因(中国更强更可畏)。约瑟夫奈上周撰文称“中国不是德意志帝国”。他将20世纪初的德英与当今的中美相提并论,但他对中德的比较是片面的。当初德国在工业和经济领域诸多指标超过英国。
相比之下,中国至今在多数方面落后于美国。奈认为美国可喘口气,尝试与这个亚洲大国实现某种共管。但中国不是德意志帝国,它无需全面超过美国,就能成为一个远比当年德国更强劲的竞争对手。为何中国更强大、可畏呢?原因如下:
更有利的地缘战略环境。当年德国所处环境远比如今中国的要险恶。当初德国四面都是大国。它对法俄的优势,也远比如今中国与其邻国(特别是越菲) 之间的实力不对称要小。柏林担心遭别国联盟包围,北京担心被遏制,但同德相比,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更小。此外,当初海上主要对手横亘在德国通往大西洋的中途,几乎注定其海权雄心的不幸结局。反观今天的中国,尽管北京为地理障碍阻碍解放军海军进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发愁,但其舰队并不像德舰队那样容易被封锁。比起当年的柏林,如今北京有多得多的选项。
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远在天边。当初德国与其海上大对手只相隔北海,邻近的英国海军可轻易发威。且德军指挥官对海洋存在基本误解。如今中国比当年德国对海洋了解多了。更重要的是,其头号竞争对手在几千而非几十英里之外。距离对中国来说起到拉平作用,却增加了美国在中国后院与其竞争的成本和后勤保障困难。
海军辅以陆基力量。对当年的德国来说,海军力量就等于舰队,要打败英海军就须赢得海军武器竞赛。相比之下,如今中国则拥有以大量低成本陆基武器补充海上力量的优势。(作者詹姆斯霍尔姆斯,乔恒译)
越南要求中国尊重越南对黄沙群岛的主权以及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1982)而确立的越南海域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尊重越南渔民根据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越南海域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合法作业的权利;不采取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为,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和基于法治的海洋秩序做出贡献。
(越通社)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已就侵犯本国对长沙群岛的怀恩礁和其他有关实体的主权的行为向有关各方提出交涉并递交抗议照会。
(越通社) 联合国秘书长近日正式通报,越南已完成向联合国备案有关北部湾基线海图及相关地理坐标清单的手续,以计算该海域的领海宽度。
(越通社)2025年2月25日,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于2025年2月14日颁布的第68/NQ-UBTVQH15号决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发布越南北部湾领带基线的声明。
(越通社)越南坚决基于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宪章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捍卫越南的主权。
(越通社)越南极为关切,不满,并坚决反对中方执法力量对正在越南黄沙群岛海域作业的越南渔民和渔船采取粗暴行为,造成越南渔民受伤、危及越南渔民生命,并损坏越南渔民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