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周一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说﹐为了解决分歧﹐中国以及其他在东海存在争议的国家需要为达成一项迁延已久的行为准则而积极努力。克林顿第二天将飞往中国并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克林顿在雅加达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在领土争议问题上没有立场倾向﹐不过我们认为﹐该地区的国家应该合作解决争议﹐不胁迫、不恐吓、当然也不使用武力。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10个成员国希望这份行为准则能够成为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以指导各国在东海上的行动﹐并为和平解决争议建立行为规范。东盟的成员国和中国对这片海域上的一些岛屿、浅滩和开放水域的主权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尽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10年前曾同意起草一份行为准则﹐但这项任务并未完成﹐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中国认为争议应该通过双边而不是多边渠道加以解决。


越南和菲律宾均与中国在东海存在主权争议。一些东南亚国家一直在要求其他东盟国家加大对中国的施压﹐让北京同意为这片资源丰富的水域制定一份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但是﹐以柬埔寨为首的其他东盟国家拒绝出台任何可能让中国陷入难堪的举措。东盟成员国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不下﹐在今年7月的东盟外长会议结束后各国甚至无法就联合公报的措辞达成一致。这是该联盟45年的历史上头一次出现会后没有发布联合公报的情况。

印尼外长纳塔莱加瓦(Marty Natalegawa)也认为﹐制定行为准则是​​接下来的重要步骤﹐东盟经济区必须通力合作。纳塔莱加瓦一直穿梭于东盟成员国首府之间﹐试图让各成员国找到共同立场﹐结成统一战线。


周一与克林顿会晤后﹐纳塔莱加瓦在两人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要想取得进展﹐东盟内部团结一致至关重要。

分析人士说﹐虽然有关国家对东海不同地区矛盾的主权主张看似不太可能在近期得以解决﹐但美国和印尼目前均希望提升东盟的国际形象。东盟是个多元化的地区﹐总人口逾六亿﹐其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已超过印度。


分析人士说﹐印尼希望利用东盟来提升本国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和民主国家的影响力﹐而美国则希望东盟团结一心﹐这样东盟内的小国就不会轻易被中国所左右或欺负。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高级研究员斯托里(Ian Storey)说﹐美国支持一个强大的东盟﹐而东盟渴望成为地区安全架构中的核心﹐但如果东盟不以一个声音说话﹐它在世界舞台上就不会被当回事。


按照行程安排﹐克林顿周二将与印尼总统苏西洛(Susilo Bambang Yudhoyono)以及东盟组织领导人举行会晤。东盟总部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


克林顿将于周二和周三访问中国。之后﹐她计划访问东帝汶和文莱﹐最后一站是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