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对华发“同一个声音”
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昨天在泰国华欣召开,协调对华战略,强调东盟在对华关系上以“一个声音”说话。德语媒体指出,鉴于柬埔寨外长缺席,东盟此次是否真正获得共识,未来方可验证。
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昨天在泰国华欣召开,协调对华战略,强调东盟在对华关系上以“一个声音”说话。德语媒体指出,鉴于柬埔寨外长缺席,东盟此次是否真正获得共识,未来方可验证。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本月底,将在北京召开中国—东盟外长特别会议志庆。下月中旬,双方将就“东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正式磋商。东盟外长此次在泰国华欣召开的非正式会议旨在为此协调立场。8月15日一期的《法兰克福汇报》在政治栏目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经此次外长会议,东盟大家庭中表现出缓和氛围,或许有助于推进解决东盟多个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东海争议,但鉴于中方有特殊要求,以及被认为在东盟中代表了北京立场的柬埔寨未派外长出席此次会议,东盟—中国未来关系中变数犹存:
“在亚洲的潜在冲突中,围绕南中国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可能是涉及国(地区)数量最多的一个。除中国和台湾外,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也对诸多界限重叠的海域提出主权要求。而其中的4个东南亚国家还是东盟成员,这使得以某种方式涉及相关争议国家的圈子更大。完全可以想象,有如此众多的参与者,要找到一个共同解决方案,孰非易事。然而,东盟国家至少在达成内部统一方面取得了进展。在泰国的华欣,10国中的9国外长周三显然就不久后与中国谈判的共同立场达成了共识。
“不过,此次会议并不试图澄清尚未解决的领土争端。因为,北京政府依然坚持,相关争议能够经由与有关国家的双边谈判方式解决,因而,无需同作为跨国组织的东盟谈判。……尽管如此,在相关问题上出现松动,这已可被视为是一种积极的发展。
“东盟本年轮值主席国身份转交给持温和立场的文莱也给东盟大家庭带来了这种缓和。再有,周三的这次非正式外长会议的东道主泰国负责本年度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泰国与中国关系颇佳,但也同大多数东盟国家和美国有良好的关系。美国近些年来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倾斜。此外,印尼及其外长纳塔莱加瓦也扮演了斡旋人角色。
“中国假手官方地图对几乎整个(东海)海域提出主权要求。数年来,中国以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方式捍卫其主权要求,并使现况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改变。菲律宾为此要求设在荷兰的一个国际法院启动仲裁程序,审议中国所提主权要求的合法性。中国拒绝参加。”
《法兰克福汇报》同时发表一篇短评,称东盟此次外长会议彰显了一种东盟手法,而这一手法在对华关系上是否管用,尚待观察,柬埔寨是一大原因:
“此外,东盟在领土和地区有争议海域的归属问题上还需对付一个内部问题。柬埔寨政府犹如北京在东盟内的特洛伊木马。迄今,洪森总理不折不扣地代表着中国人的立场。在东盟外长此次会议上,柬埔寨(外长)不在场。因此,其它9国暂时达成的关于同中国谈判的战略也只能在有所保留的情况下被定义为一种突破。一旦出现严峻情况,这9国还得借助那个久经考验的手法,拉柬埔寨入伙。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越南要求中国尊重越南对黄沙群岛的主权以及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1982)而确立的越南海域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尊重越南渔民根据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越南海域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合法作业的权利;不采取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为,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和基于法治的海洋秩序做出贡献。
(越通社)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已就侵犯本国对长沙群岛的怀恩礁和其他有关实体的主权的行为向有关各方提出交涉并递交抗议照会。
(越通社) 联合国秘书长近日正式通报,越南已完成向联合国备案有关北部湾基线海图及相关地理坐标清单的手续,以计算该海域的领海宽度。
(越通社)2025年2月25日,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于2025年2月14日颁布的第68/NQ-UBTVQH15号决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发布越南北部湾领带基线的声明。
(越通社)越南坚决基于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宪章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捍卫越南的主权。
(越通社)越南极为关切,不满,并坚决反对中方执法力量对正在越南黄沙群岛海域作业的越南渔民和渔船采取粗暴行为,造成越南渔民受伤、危及越南渔民生命,并损坏越南渔民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