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9月6日电,让菲律宾纺织客商约翰・戈麦斯高兴的是,自己在广西东兴投资建设的制鞋厂,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50%,鞋厂里雇佣的越南、中国工人,正在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工人们的收入也比以往有了增加。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客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范围内穿梭往返,寻找更多的商机,另一方面则是自贸区范围内的跨境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常年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往问题的专家、南宁学院副院长陈雄章认为,无论是从经济交往规模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力来看,东海问题都未影响中国―东盟自贸区向纵深发展。

 

据统计,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001亿美元,年均增长22%,双方贸易额增长了5倍,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与贸易额发展几乎步调一致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范围内双方互相投资额度的增加。来自中国国家商务部的数据表明:10年来,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信增额超过700亿美元,累计达1007亿美元,其中东盟国家来华投资771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东盟投资236亿美元。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东盟已经超过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继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之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4大经济体。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说:“中国与东盟的重要合作有几个‘第一’。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也是东盟与外部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中国是东盟与外部建立的第一个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是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国家。”

 

许宁宁认为,即便是在东海问题上发生中国个别岛屿争端的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也没有呈现停顿的局面。

 

中菲之间的贸易数据显示,两国经贸往来至今并未受明显影响。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中菲双边贸易额为3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高于中国当年对外贸易6.2%的平均增速。

 

马来西亚亚洲战略与领导研究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东海争议无法撼动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的大方向。”

 

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中国就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五项倡议:通过进一步降低关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动投资领域的实质性开放,力争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电信、能源等领域互联互通合作;加强金融合作,强化多层次区域金融安全;开展海上合作,建立“中国-东盟海洋伙伴关系”;增进人文交流。

 

陈雄章认为,从投资拉动效益来分析,中国―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就能够带动整个自贸区市场实现超过1:3的杠杆综合效应,而整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共识、区域认同感,则不能用简单的金融数字来衡量,而必然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自贸区持续健康地向纵深发

 

军拟在日本部署濒海战斗舰应对钓鱼岛东海争端

 

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格林纳特上将9月5日在华盛顿的讲话中首次提到,美国将在日本部署濒海战斗舰LCS。

 

这批LCS的具体任务是反潜和登陆支援作战。但美方并未透露部署时间和数量。日本时事通信社认为,部署LCS的原因是为了在钓鱼岛和东海应对中国力量。

 

美国濒海战斗舰项目旨在打造一款能够在危险浅水和近岸环境下作战的新一代水面战舰。该型舰可适合在浅海水域执行反潜、反水雷、反舰艇等作战任务。有分析称,濒海战斗舰是美国海军由远洋走向近海的重要标志,是美国旨在统治近岸水域的重要海上力量,堪称是革命性的新一代海军舰艇。

 

今年4月18日,作为美国向亚太地区转移重心战略的一部分,美军首艘濒海战斗舰“自由号”进驻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