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网12/21)俄称中国将购4艘阿穆尔潜艇 其中2艘在华建造:据俄罗斯 《生意人报》报道,中国对俄罗斯最新式677E型 “拉达”级第4代常规潜艇的出口型号,即1650型“阿穆尔”级感兴趣。据悉,俄国防出口公司已经和中方签订框架合同。预计总金额20亿美元的硬性合同的签订日期不会早于2015年。

-(DW12/21)尽快平息岛屿争议符合中日利益:日本大选刚刚结束,安倍晋三为首的自民党将重新续写二战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历史。而继续“右倾”的日本政府对华政策走向,以及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成为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

-(合肥在线12/21)美将向亚太地区部署潜艇关注中国主权纠纷态度:2012年12月19日,据美国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向法新社记者透露,美国计划向亚太地区部署最新型军舰和其他高技术武器装备,作为“重返亚太”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网12/21)印度与东盟升级为“战略伙伴”:印度与东盟升级为“战略伙伴” 印外长称中印加强与东盟合作对地区有积极意义。为期两天的印度-东盟纪念峰会20日在新德里举行,印度总理辛格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及东盟秘书长共同出席了当天的全会。

-(中国战略网12/20)美国围堵之下,中国新的战略空间在哪里从2011年开始,美国战略东移,重新准备沿海路封堵中国,几乎所有沿海周边国家都站到美国阵营,中国在海洋方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阻力陡然增大。2012年,中俄美日领导人同时换届,在中国人做着强国梦的时候,各国新政府也旗帜鲜明地推出各自国家的战略,他们的“梦”和中国“梦”在同一个时空不可能没有重叠和冲撞。所以,中国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审时度势。

-(BBC 12/20)日本发表今年《中国安全战略报告》日 本防卫省的智囊机构防卫研究所发表了《中国安全战略报告2012》,阐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变化,以日文、英文和中文三个版本同时发表, 中文版本共44页。内容分作“序”、“前言”、“‘党军’的人民解放军”、“军队与政府间的政策协调不断深化”、“探索如何加强安全政策领域的协调”、 “人民解放军要求推进政策协调制度化”、“结束语”。

-(biendong.net 12/20)华东海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近期以来,华东海局势不断加剧,引起国际社会的忧虑。如今,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问题已超出中日关系或东亚地区范围,有关各方已将其提交联合国。

-(新民网12/19)评论称钓鱼岛问题有三种战略组合:钓鱼岛,只是一个战略测试点。中美日都在拿这个战略测试点,来测试各方的战略意图和底线,以及可以谈判的战略空间。

-(环球网12/19)美专家称朝鲜卫星出现故障处于“死亡状态”: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专家乔纳森・麦克道尔17日发表报告称,朝鲜上周发射的卫星在控制和平衡装置方面出现故障,没有任何信号被探测出来,“可能已经变成死卫星”。

-(财经海外12/19)美媒称中美互疑达空前高度:“美 中互疑达到空前高度”,这是美国《星条旗报》17日给两国关系下的最新定义。在中国专家看来,让中美疑心加重的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已经触到天花 板。“美国人不停地问中国,我们可以信任你们吗?中国说可以,美国不信并继续追问。它如此急迫地想知道答案,却又永远放不下心” 。

-(中华网12/19)美权威专家:中国无法挑战美国世界军事霸主地位:贝德:对于美国永远当第一的这种看法,我不清楚是否是政治上的表态,但各种说法不外乎于此。美国经济19世纪末成为世界第一,但它一直是一个竞争性国家。未来中国很可能会成为经济型国家霸主。对于这一可能,美国并未试图阻止。美国政策在于要确保稳定。然而在军事方面,我认为美国在未来仍将保持第一。中国不会带来挑战。

-(中国战略网12/19)中国希望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释放什么信号?  日本第46届众院选举16日进行了投票并于当晚计票。日本共同社实施的全国投票站调查结果显示:自民党和公明党所获议席总数将超过半数(241席),时隔三年零三个月夺回政权已成定局,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将在26日的特别国会上再度被指名出任首相。安倍晋三再次当选日本新首相,他被视为亲美反华的强硬派。因此,其亚洲政策势必受到关注,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中日关系的关注。

-(21CN新闻12/18)外媒:中国打不赢对美持久战 与2战前日本相似:最能说明中国海军优势和弱点的是作战理念。解放军海军大力投资潜艇,但对水面舰艇只进行现代化改造而没有增加数量。这表明海军的目标是取得强大的海上阻绝能力,而不是争夺制海权。中国在太平洋战区的空军火力将主要来自陆基飞机。

-(环球网12/18)中国如何运用海军要看美能否让出部分战略空间: 国际关系与安全网站文章,原题:中国现在是海洋强国吗? 一些分析家将中国的海上姿态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相联系: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海外 利益将扩大,军力也会跟着提升。也有人指出,中国缺少区外海战的基础设施,表明中国一时不会谋求成为狭隘军事意义上的海洋强国。

-(越南共产党网12/17)阮晋勇总理将出席东盟-印度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应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的邀请,政府总理阮晋勇将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出席于12月20日至2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东盟-印度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

-(中国网12/17)日本:中国挑衅进入新阶段将强硬拦截中国飞机: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鉴于中国大陆飞机13日首次进入“日本领空”,且中方巡航钓鱼岛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日本政府认为,中方在钓鱼岛的“挑衅行为”已进入新阶段,决定将进一步加强日本的“领土主张”,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新华网12/17)美媒:美国预测中国2013年五大看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月14日报道,原题:2012年,中国的多事之秋——明年呢?预测未来是种危险的游戏。2013年中国五大看点。美中关系紧张。美国警惕中国的军力增长和经济实力,中国则警惕美国转向亚洲及奥巴马日益强硬的贸易立场。但在2013年,这两个大国还有迫在眉睫的摩擦点。

-(越南人民军队网 12/17)越南出席第二届泰国湾海事执法机构指挥官论坛:第二届泰国湾海事执法机构指挥官论坛从12月12日至13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旨在加强本地区海警力量的安全合作。以“泰国湾海事执法合作倡议”为主题的本届论坛吸引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泰国湾地区国家近50名代表参加。越南海警局局长阮光儋大校率团出席。

-(中国战略网12/17)习近平的“强军梦” :国际在线消息:近日,世界中国的军事舞台上热点不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首次视察一线部队,提出中华民族“强军梦”。新媒:中国的危机从何而来,怎么面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原题:中国危机从何而来?发展为何会趋于停滞与衰退?其原因在于发展推动生产成本的提升,特别是劳动力工资,人口红利的用尽,产业的转移,同时也在于产业升级转型的迟缓和不到位,由此结果是产业的空心化,失业率的上升,国家财税的减少。

-(环球网12/17)中国如何应对朝鲜“射星”事件?就在外界纷纷猜测朝鲜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将会推迟卫星发射之际,朝鲜的“光明星三号”卫星却出人意料的发射升空,无论这颗卫星是否进入预定轨道,朝鲜的远程火箭试射都已经宣告成功。

-(biendong.net12/17)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东海研讨会何其不同:中国《参考消息》9月13日举行题为“南海(东海)局面的改变与中国之战略”研讨会。东海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戴旭、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法律研究室主任邢光梅、中国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吴锐、中国东盟协会理事刘新生、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国、《参考消息》副总编辑陶德言、中国政策学术研究院副秘书长彭光谦等中国学者,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青年导网12/17)中国制造优势丧失的根源在那里:中国制造业优势的丧失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务之急是给中国制造重新定位,这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道必须要迈过的坎。不过,无论企业转型还是激烈竞争都是痛苦的,都会付出巨大代价。这两年来中小企业倒闭率上升就是明证。但转型标志着中国企业素质的提高,竞争可以历练中国企业的成熟。

-(WSJ 12/17)韩国官员称朝鲜很可能进行第三次核试验:韩国统一部部长柳佑益(Yu Woo-ik)表示,在成功发射远程火箭遭到全球谴责之后,朝鲜可能将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他向韩国国会一个委员会称,朝鲜很可能会进行核试验,从情报分析来判断,朝鲜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说,朝鲜以往就有发射完导弹再进行核试验的纪录,目的是为了开发核弹头的运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