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周边外交政策遭遇严峻现实挑战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文章,原题:邻国对中国愈发心怀警惕缅甸和很多亚洲国家对中国这位巨邻与日俱增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怀有越来越多的不满。邻国对中国从商业到地缘政治等各个领域均充满担忧。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文章,原题:邻国对中国愈发心怀警惕缅甸和很多亚洲国家对中国这位巨邻与日俱增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怀有越来越多的不满。邻国对中国从商业到地缘政治等各个领域均充满担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东南亚政治的专家郭继光近日在一份有关中国地区安全环境的报告里写道:一些国家的百姓对中国不满,这种感觉正日益强烈;他们对中国在自己国家所扮演的角色感到不开心,如果我们忽视当地民众的看法,长远来看我们将付出沉重代价,这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敲响了警钟。
中国本打算在海外获得更多资源、赢得更多尊重和更多盟友,但反华情绪加大了中国在这方面努力的难度,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已经付出了代价。
几个亚洲国家对中国出现的负面反应,似乎揭示出北京10年来在周边外交政策方面的局限性。在越南,因与中国的领土纠纷而爆发了多次冲突;在柬埔寨,一些当地人指责中国企业出于农业投资的目的强迫本地村民离开自己的土地;在蒙古,最近颁布的一项外国投资法要求外国的国有企业在收购该国大多数种类的自然资源资产前都需获得特别的批准;在日本,去年1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称自己对中国感觉友善的居民比例下降到18%,为34年来的最低水平;菲律宾也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该国一项调查发现,对中国不信任的民众比例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该项调查以来最高的;不久前,韩国和印尼的大多数人都表示担心中国军力的崛起。
缅甸与中国关系的转变更在现实上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中国曾经是缅甸最亲密的盟友之一,然而,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这桩利益联姻已经开始解体。缅甸总统吴登盛叫停了一座由中国投资的大坝的建设,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是两国紧张关系的顶点。在曼德勒,对中国的敌意不断发酵。一位从业多年的房地产经纪估计,中国人已经攫取了曼德勒70%的房产。
长期以来,缅甸对中国的依赖一直使缅甸政府在实施一些可能令中国不快的政策方面显得缩手缩脚,比如打击控制边境地区领土的少数民族武装。2009年缅甸发动的一次打击行动使这一问题暴露出来。政府与果敢族(Kokang)的冲突出现失控,导致数万名果敢族人逃到中国,给中国政府制造了难民和安全问题。中国官员罕见地责难缅甸说,希望缅甸能更好地解决其国内问题。分析人士说,在表象之下,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更加严重。
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访问学者孙云最近在一篇关于缅甸的文章中写道,中国有意忽视缅甸公众对中国项目的反对和民间的反华情绪,中国认为缅甸无法承担与中国疏远造成的后果。她写道,现在,随着缅甸政府利用西方的投入来改革本国经济体制,中国面临与西方企业在缅甸的竞争急剧增加的可能性,缅甸政府还有可能出台对华不友好的规定。
越南要求中国尊重越南对黄沙群岛的主权以及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1982)而确立的越南海域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尊重越南渔民根据国际法特别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越南海域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合法作业的权利;不采取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为,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和基于法治的海洋秩序做出贡献。
(越通社)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已就侵犯本国对长沙群岛的怀恩礁和其他有关实体的主权的行为向有关各方提出交涉并递交抗议照会。
(越通社) 联合国秘书长近日正式通报,越南已完成向联合国备案有关北部湾基线海图及相关地理坐标清单的手续,以计算该海域的领海宽度。
(越通社)2025年2月25日,根据国会常务委员会于2025年2月14日颁布的第68/NQ-UBTVQH15号决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发布越南北部湾领带基线的声明。
(越通社)越南坚决基于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宪章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和平方式捍卫越南的主权。
(越通社)越南极为关切,不满,并坚决反对中方执法力量对正在越南黄沙群岛海域作业的越南渔民和渔船采取粗暴行为,造成越南渔民受伤、危及越南渔民生命,并损坏越南渔民的财产。